1)第299章 宁愿战死的少年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9章宁愿战死的少年

  “卖报喽。”

  “新开张的社会报,上面有好多好看的故事,快来买哟,只有最后一份喽。”

  街头上。

  有名穿着满是补丁的少年郎,用着蹩脚的口音,挎着装满报纸的布袋子在酒楼门口喊道。

  谁也不比谁傻,差别只有所处的环境不同。

  因为环境不同,所以接受的信息不同,造就了认知和行为的不同,但是总体上的智商不会有区别。

  卖报的孩子们,知道哪里的客户多。

  来酒楼的客人多是有钱的,有钱就识字,识字就会有兴趣看报纸,他们又有钱。

  所以每家酒楼外,都是卖报孩子们重要的地方。

  “小孩。”

  有名刚要进去酒楼的中年人招了招手,那少年郎连忙跑了过去,客气的问道:“先生,你要报纸吗?”

  “有哪些报纸?”中年人随意的问了句。

  以前他没有看报的习惯。

  可自从看过第一次后,慢慢的就离不开了。

  每期的报纸,普通老百姓可不会买,在他们眼里这是败家的行为,但是还有不少的人不这么认为。

  报纸上涵盖了太多的信息,是不同阶层的认知。

  “技术报,生活报,社会报都有。”

  少年郎看来很熟练,很乖巧的说道:“社会报上有篇新闻,说有人只靠着向生活报投稿,每个月的稿费就有一二两银子呢,就靠向生活报投稿为生。”

  “哦,三样报纸都来一份。”

  中年人大方的说道。

  少年郎很欣喜,连忙从布袋里整理出三份报纸,恭敬的双手捧给中年人。

  “你不是本地人吧?”

  中年人随口问道。

  其实往二三十年前推,北平城中八成以上都是外来的。

  “先生猜的真准。”少年郎被生活打磨的很会来事,主动说:“我家是山东那边的,去年家里遭了灾,我大带着我们逃荒来了北平。”

  中年人很有耐心。

  买了报纸后并没有急着进去酒楼,而是和眼前的少年郎拉起了家常。

  “是兖州的吧。”

  少年郎大奇,“先生如何知道?”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认得字吗?”

  “在社学认识了几百个字,先生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认的自己的名字会算数已经够了,再读下去也不过浪费钱粮,不如早日为家里干活攒钱娶媳妇,我大就把我领走了。”

  少年郎还很老实,把先生当年说的话一五一十的说了,虽然说到攒钱娶媳妇时,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教你读书的先生还是负责的。”

  中年人点点头认可道。

  想要靠读书出头可不简单。

  这少年郎虽然不笨,但本质些憨实,拼不过会读书的,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天赋的话,的确不如早点出来学干活。

  “虽然科举一道无望,不过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人总要明白些道理,否则岂不是白活一世。”

  “朝廷大兴学业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