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绝世美人的残缺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绝世美人的残缺

  七妹的房子是小两层。

  面积比较窄,但是高度是一样的。

  一层是厨房,客厅,餐厅,二层是两间卧室,加走廊阳台。

  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街道,和周围与对面的房子,还能看到远处的学校。

  这里的北平工农学校的规模,仅次于工人子弟学校,也是促成七妹落户于此的主要原因。

  虽然七妹经历了不少的磨难,但是她在大剧院的工作,已经让她的眼界比许多人要开阔。

  她知道学校的重要性,也知道学校在中华重工体系内部的前程,所以哪怕孩子还小,她已经做好了孩子未来的计划。

  好好读书,考上好成绩,毕业后加入中华重工。

  而北平的田地上。

  百姓们的生活认知并没有发生改变。

  甚至许多人家的孩子,仍然当做半个劳动力在使唤,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对孩子有加入工作的需求。

  在新时代之前。

  西方的工人们很穷很困苦,过着劳苦昏暗的日子,连孩子们都要早早的去当童工。

  男人当牲畜使,女人当男人使,孩子当大人使,最后只能领取微薄的工薪勉强度日,寿命极其低下。

  终于达到工人们承受的极限,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反抗的浪潮。

  为社会文明进步和提高自身环境待遇赢得了胜利。

  但北平不同。

  朱高炽用的社会生产资源分配调控模式,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仍然辛苦,但是在待遇和工钱,以及社会福利上,与西方的工业社会截然不同。

  培养工人们在工厂的主人翁精神。

  例如当初刀具一厂厂长检讨之事。

  工厂有规章制度之外,也有工人满意度考核。

  也就是画了红线之外,工人的意见对工厂的发展管理方向有重要的影响。

  这叫做上下结合。

  再好的制度,当脱离了底层,也就是虚设,正如朱高炽每每强调的宗旨。

  中华重工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不同的目的,自然有不同的表现。

  人心齐。

  至少在北平的中华重工,以及中华重工体系,已经是当今世界之独一份。

  这才是中华重工最大的武器,不败的根基,全面扩张士气如虹的原因所在。

  诸多的人都在往一个方向使力,能把泰山移平,何况途中遇到的些许阻碍。

  也让朱高炽在北平的调度畅通无阻,可以轻易的做出自己想要的变革。

  不是没人反对,而是无力阻止。

  犹如浪潮。

  一波皆连一波的浪潮,让再坚固菱角分明的岩石,也会被打磨成浪潮所要的滑润。

  “诶,你家小儿子回来了。”

  七妹和赵家寡妇。

  两人都很美。

  站在阳台上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七妹指着赵家寡妇的家。

  “锐哥儿,你娘在这呢,你也来姨家坐坐。”

  七妹大方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