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3章 朱棣的决定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3章朱棣的决定

  北平最红的商人是谁。

  张薄。

  北平最大的商人是谁。

  张德辉。

  张家。

  门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整条街道上,张家的管家亲自带人,往各家送六十斤小麦,六十斤稻谷。

  六六大顺,好事成双。

  如此接地气的礼物,街道上的平民家家笑的合不拢嘴,连称张员外仁德。

  员外可不是乱叫的。

  在宋以前是指正员以外的官员。

  到了宋朝因为民间经济的高度发达,促进了各种话本的出现,民间风气大为宽松,那些地方上的大户,也逐渐被百姓们叫为员外。

  “我家老爷六十大寿,各位街坊赏光,请去吃个饭,老爷说了,都是左邻右舍的,不接受贺礼,大家能赏光去府上吃顿饭,已经是最大的贺礼。”

  管事很和气,姿态很低。

  那些平民们非常高兴。

  六十大寿。

  已经是古代最大的宴席。

  七十古来稀,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因此六十大寿一般是人生最后一场宴席。

  张家很热闹。

  各家的商团商行都来祝贺,有开平的,有大宁的,有密云的,还有陕西,山西的。

  这些民间的商团商行,七成以上来自五湖四海,只有不到三成是北平本地人。

  张德辉的寿诞,成为了目前北平府最热闹的事情。

  中华重工来了不少人。

  连周世丰也来了。

  “老东家,身体可好。”周世丰笑呵呵的,主动上前拉着张德辉。

  张德辉满意的拍了拍周世丰的手背。

  第一任中华重工大掌柜,第二任中华重工大掌柜。

  然后是地方上的一些官员,最后连长史府也派了人来,给足了张德辉的面子。

  张家的风光,这一天达到了巅峰。

  “可惜小王爷不在北平,如果小王爷在北平,一定会给父亲面子。”张德辉的长子张贤才惋惜的说道。

  “没能来也是好事。”

  张德辉人老成精,笑道:“小王爷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既然此次没来,小王爷心里必然记着此事。”

  “贤才啊,你要记得,世间之事不要追求完美,越是完美,过后必有灾害,反倒是留一线,则可见生机勃勃。”

  这种玄而又玄的话,中年人张贤才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现在正是年富力强,最自信的时候。

  不久。

  应天府的天使到了,带来了圣旨,要求燕王前往应天府。

  北平犹如油锅里滴入了清水,炸开了锅。

  传旨的太监,等候在北平,态度不言而喻。

  王宫。

  朱棣眉头紧锁。

  “王爷现在不能去应天府,至少等姚广孝传回来消息,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金忠沉重的说道。

  现在的事情,犹如当年的陕西,虽然不如秦王闹得那么大,但是金忠看到了危机。

  “旨意先到了北平,而姚广孝却没有派人先传回来消息,说明他那边遇到了问题,估计等不到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