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0章 找到了对付北平的关键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报酬,在宋朝时,靠着这个行业养活了许多的大富。”

  “北平之前原是按照规制用的徭役,让服徭役的老百姓,分配一部分来城市收集粪便,然后分到农户手中。”

  “后来小王爷和藩台商议后,取消了这项徭役,分包给了愿意接手的商人。”

  张吉甫是北平的老官员,对北平上上下下的变化知根知底,任何事物都能说上个一二。

  普通的老百姓,哪怕是工人,也无法像张吉甫对信息接触的更加全面,这是他的官位导致的。

  官员,注定了比老百姓接受到更多的信息。

  “看来你们的藩台,很支持小王爷啊。”戴德彝敏锐的问道。

  “谈不上支持,这里是北平,王府的话影响力更大,圣人多次下旨加权王府。”

  张吉甫答非所问。

  这种敏感的话题,他可不会落下话柄。

  “这是中华重工打造的城市经济,听说是未来的必然之路。”张吉普很快转移了话题。

  “每片新城为中华重工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工程部根据总部的指令,没有因为市场的需求而提高房价。”

  “买房子的人多过现有的房子,怎么解决的呢?”戴德彝好奇的问道。

  他深知老百姓怕吃亏,更怕不均。

  有些事情的逻辑,市井的道理是无法讲通的。

  例如这房子分配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许多的不满。

  “根据工厂的需求,会用抽签的方式和工人的资历来获得购房指标。”

  “那些结婚的,有孩子的优先考虑。”

  “然后有部分的指标会流向市场,提供给中华重工之外的人。”

  “根据中华重工的规划,北平的各个新城区,要至少吸收五十万人才算完成初步的目标。”

  “五十万人。”

  戴德彝忍不住重复念了遍这个数字。

  张吉甫笑道:“当这里有了五十万人,也说明了中华重工第一阶段工业化任务完美达成。”

  “反正啊,现在中华重工的规划,不了解其中道道的人,是越来越无法理解的。”

  “听说里头有很多的讲究,预示了很多的变化和成果,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懂。”

  戴德彝点了点头,心中暗想,难怪练子宁在应天府办工厂的速度远远不及北平。

  看来燕王世子的才能,超过人们的想象,所展现出的东西,并不是表象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愿意去应天府吗?”

  戴德彝突然问道。

  张吉甫听到戴德彝的问题不知所措,很快心底生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有被人认同的骄傲,也有些忧虑。

  “你不愿意?”戴德彝见张吉甫久久没有回答,诱惑道:“工部的练子宁想要在应天府模仿北平,但是缺少有经验的官员。”。

  “你我打交道虽然短短几日,不过你对北平的熟悉,我相信练子宁需要你,你去了工部也会有更好的前程。”

  最终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