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0章 两千万斤原料的最后运输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0章两千万斤原料的最后运输

  金州有丰富的石类矿产。

  在金州卫与旅顺口的交界处,也就是青泥洼一带,开采的石灰石矿,满足了北平八成的需求。

  这里也是后世亚洲最大的石灰石矿区,主要矿石为石灰石和硅石,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属于最优异的。

  一万七千名阉工,没日没夜的在此地干活,源源不断的矿石通过简易铁道运输到不远处的洗选厂。

  经过洗选厂的石矿,因为金州工人的不足,生产技术的限制,没有就地生产。

  通过原料贸易的交易方式,由旅顺码头的船只运输到天津码头。

  金州模式犹如无底洞,无论多少的阉工送达金州,都无法满足金州几何倍工业发展的用工缺口。

  “金州的阉工使用数量已经超过了七万,为了奴隶贸易的支出,金州已经支付了三十二万元。”

  林场也在作年终报表。

  王真和几名大管事碰头,整理各部报表事宜。

  “如今的奴隶价格已经上涨到了六元,从最开始的一两,几年的时间增长了六倍。”

  一名管事笑呵呵的说道:“那些海盗头子可算是满足了。”

  “没办法的事情,用工缺口这么大,金州的根基又薄弱,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和提高生产效率,离不开使用阉工,只能随行就市了。”

  “成绩还是喜人的,金州的人口突破了十二万。”

  “要我看啊,吸收内地人口这么快,对内地百姓最大的诱惑,主要还是发婆娘。”

  “哈哈哈。”

  几名管事忍不住笑了起来。

  两个月前日本使者的告状,金州已经得知,但是没有人在意。

  五年时间。

  金州从三千余人变为十二万,阉工七万。

  这就是金州模式。

  不过也离不开四年前,蓝玉大案时因为朱高炽的改变,流放金州的万余人口,以及朝廷调派五千六百户军户,为金州打造夯实的根基。

  围绕这五千六百户军户,以及万余流放之人,合计近四万人的基本盘,才有了金州当下的稳定。

  前期需要北平输血维持,两年前开始反哺北平,最终成为北平“蒸汽机”的金州。

  当然,更离不开内地丰富的人口资源。

  没有内地丰富的人口支持,金州从哪里迁移来这么多人,北平现在都出现了用工荒呢。

  不过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

  他们信任小王爷,不觉得这个问题是问题,只要小王爷不在意,金州的发展就不会受到影响。

  王真看完了报表,觉得没有问题,是成功的报表,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盖了章,又按了手印。

  “金州是个好地方啊。”

  王真站了起来,忍不住伸了个懒腰。

  他这位战场上走出来的武夫,自从来到了金州,越来越多的与笔杆子打交道,气质脱变了许多。

  但是林场有今日的发展,王真的坚韧可以说是离不开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