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5章 天下震惊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5章天下震惊

  三月。

  朱高炽拿下大宁的时候,应天府发生了春榜之事,录取的士子皆为南方人。

  北方士子闹事,认为科考官偏袒,因为中试的全是南方人。

  五月初五。

  北平闪击太原。

  “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不好处理。”案几上的朱棣,一脸的为难。

  这件事最大的责任,就是刘三吾的政治觉悟不高。

  朱棣敢肯定,刘三吾此人必然明白春科结果会导致的麻烦,但为什么他还敢这么做呢。

  因为他觉得他没有徇私,所以并不怕事大。

  说穿了。

  这件事就不能按照对错来理解,真要是按照对错来处理,那最后于大明不利。

  “既然你看到了,为何还要顾虑那么多呢,治国必须从国家的角度去考量。”

  朱元璋缓缓的说道,“责罚几名官员,让事情压一压,再开一次夏榜,夏榜朕亲自出手,会全部录取北方士子。”

  朱元璋早就有了解决法子,正如他当年教育臣子们一般的性子,详细的把道理跟朱棣讲通透。

  “即告诉天下人,让天下人心知肚明,但也让天下人理解朝廷的苦衷,南方的士子没有损失,北方的士子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朱棣沉吟了会,的确只有这个法子最为妥当,属于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最后无奈道:“只是委屈了那几个官员,而且今年超过计划招了更多的士子,长期如此恐怕对国家不利。”

  “唉。”

  朱元璋叹了口气。

  “儿臣说错了话,请父皇明示!”朱棣起身弯腰拱手。

  “那几名官员办事不周,身居高位而不谋全政,导致此事发生,伤害大明和谐之风,受到罪责何来委屈之说。”

  “至于你担忧的未来,岂不是杞人忧天。”

  “今日事今日决,自然就没有了后患,以后定南北榜单,两地士子分开考。”

  “你不想着今日弊今日决,却以今日弊担忧后日影响,难道今日弊今日不决吗?”

  这句大有道理的话,饱含了事物发展的逻辑。

  今天的弊端不想办法去处理,那么今日积累一事,明日积累一事,长年累月下来。

  正如伟人的名言,不怕麻烦多,就怕麻烦聚到了一起,事情也就难办了。

  那么这个朝廷必然最后事事办不成,犹如老者般行动迟缓,最后越来越乏力。

  没有问题诞生问题,小问题变为大问题,大问题变为致命问题,而朝廷却无可奈何。

  “儿臣受教,在如何治国方面,儿臣之能远不如父皇。”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并没有高兴,反而不悦起来。

  朱元璋的性格,其实和传统的农民有许多共通之处。

  儿子的本事不能超过老子,听到这种话,朱元璋岂能高兴呢。

  几名太监在殿里伺候。

  他们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木头人一样,不发出丝毫的声音,对于朱元璋和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