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1章 北平必败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则还保留部落野性,有时候自立有时候又归顺。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农业社会,朱元璋的自治手腕才是真正万世不移的。

  哪怕后来经历清朝陷入殖民地时代,那些地区仍牢牢守卫中华西南大门,而不是自立出去,因为大家认为自己是中华人。

  生活在内地的人,当他心里不认为自己是中华人,那他的确不是中华人。

  反之。

  无论他生活在世界上任何的地方,只要他心里认为自己是中华人,那他就是中华人。

  在现在的时期,朱元璋并没有忘记西南。

  沐英死了。

  杨文调离了云南,现在他决定把郭英派过去,为大明守卫西南。

  当下的西南可不是好地方。

  荒芜贫瘠,生活环境恶劣,没有娱乐。

  当年秦王可是连陕西都不愿意去。

  现在去西南,是真正的做奉献,而不是去享受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享受的环境。

  郭英觉得自己会老死在云南,不过郭英没有拒绝。

  朱元璋忍不住拉起郭英的手,看着这位当年追随自己的老部下,心中感慨万分。

  郭英离开了。

  接替郭英的是耿炳文。

  当下开国功勋活着的两位另外的一位,比朱元璋小六岁。

  “拜见圣人,拜见燕王。”

  耿炳文接管禁军,在皇宫也拜见了燕王。

  朱元璋没有交代多少,只是让耿炳文好生做事,牢牢守住应天府,不让宵小闹事。

  比起郭英,耿炳文有些憨直。

  朱元璋等耿炳文走后,向朱棣说道:“炳文能放心用,把地方交给他不用担心,但是此人应变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复杂的形势,不可以独当一面。”

  朱棣是知兵之人,多次带领大军,并且战果颇丰,至今无一败绩,通过朱元璋的介绍,对于当下几位将帅有了些许的了解。

  应天府的变化很大。

  许多人不以为然,毕竟又要建立海防,又要组建水师,还有几十万大军云集应天府。

  人员调动自是如常。

  至于郭英。

  他儿子归顺了北平,孙女还是世子妃,圣人调走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怀疑。

  “多年未见,京城越来越繁华了。”

  百万人口的京城,虽然不如北平城新,但要更加的庞大,而且市井也很热闹。

  几名穿着军服的汉子,牵着马走在后面。

  从山东调来了几名将领。

  “真想念圣人啊。”一名三十来岁的人感叹。

  “平安将军很快就能见到圣人。”身旁的同伴们笑道。

  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

  其父早年战死,他就被朱元璋收养,如今为济宁卫指挥使,在军中名声并不显。

  一批批的将领入京。

  平安、盛庸、铁铉等,主要来自山东,抽掉了山东的精锐将领,补充进入禁军中。

  山东的齐王万分不解。

  “父皇这是何意?把孤的猛将都调遣走了,孤如何对抗北平呢?”

  “河南的五哥又是个不堪大用的人,山东与河南如此重要地区,父皇如何只顾自己。”

  齐王和幕僚们商量对策。

  “看来父皇终归是老了。”

  “山东与河南不保,应天府岂不是坐困之局。”

  齐王万分得意。

  便观自己的兄弟们,除了四哥厉害些,其余的兄弟都比不上自己,而四哥又被关押如应天府。

  “看来还得是我呀。”齐王雄心万丈。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