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3章 二十万人的大场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3章二十万人的大场

  北平新军在山东炮轰自家城池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齐王一家被押去了北平。

  “齐王叔真想不开呀。”

  周世子感叹道,然后丢之脑后。

  来到了北平,他见过了朱高炽,然后就去了北平大剧院。

  北平大剧院已经不是原来的剧院。

  西方学者鼓吹西方古代,西方公元前最大的露天型建筑。

  说可以容纳六万人,最后扩建为可以容纳二十六万人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

  还有因为使用西方古代各种优秀的扩音技术,在最前面的人掉下一枚铜钱,最后面的人都可以听见等等。

  中国的技术,在古代当然不比西方差,何况已经临近十五世纪,如何比不过西方公元前的技术。

  北平大剧院作为总部,不光是一家普通的剧院,更是文工司的办公所在地。

  文工司,负责新文化的传播,主导歌,舞,戏,乐器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推动工作。

  文工司成立后,规划修建一座巨型的综合大场,获得了朱高炽的通过。

  这个综合大场也将是北平的标志性建筑。

  一座容纳二十万人的综合大场。

  中央场地上,掉下一文钱的声音,在全场安静下,可以传到最后的座位都能听到。

  八方观众席从高到低,周围用钢筋水泥建造的巨大墙壁。

  数米厚度的墙壁,有一个又一个的半封闭大孔,成为包间的模式提供给观众。

  在墙壁一半的高度,开始修建一排排延伸下去的地基,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

  每二十排会有一个五米宽的平台,平台上面有短护栏。

  在座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中央广场,修建了许多条的通道,保证人们的行动,属于露天建筑。

  修建了三年,主体建筑已经完工,但是很多细节还没有完成。

  细节上的建造,并不比主体建筑建造的要快。

  这项工程总计划是十年,不过目前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以后将是蹴鞠赛,竹球赛,大型歌舞表演等活动的场地。

  歌剧院,舞剧院,戏剧院。

  北平一座又一座的剧院兴起。

  一个月后的中秋盛典,将会在北平综合大场进行,到时候会有十万以上的观众。

  整个文工司都不敢马虎,所有的管事们忙碌了起来。

  这么大型的演出活动,周世子惊为天人,更是舍不得离开北平,连家都忘记了。

  几百名乐师,编剧,舞剧,道具等工作人员,专门在此地上班,商讨各种方案,以及排出各种活动,各个剧院都在为中秋盛典排练节目。

  中秋盛典。

  在北平已经传遍了。

  需要买票的。

  普通座位需要一分二厘钱,特制座位需要两分钱,包间需要一角五分钱,特制包间需要一块钱,豪华包间需要十块钱。

  光一千个豪华包间,和五千个特制包间,就可以卖出一万五千元。

  反倒是十九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