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7章 方孝孺定应天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方孝孺定应天

  北平,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的夏税,被北平截留了,官员弹劾。

  朝廷已经习惯了。

  弹劾北平的奏疏很多,但裁决权却在皇帝。

  皇帝不认可,那么弹劾再多的奏疏也没用,而现在大明的社会风气,朱元璋可是开国皇帝,没人能反抗他。

  就像一个瓷器。

  大家默契的保护这个瓷器,在保护瓷器的立场下,也是他们唯一的凭仗,各方都在想着办法。

  “好消息啊,北平的民怨日深。”

  黄子澄就像老了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慢了一拍,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北平民怨?”

  “这是北平的报纸,有民告官呢?”

  黄子澄拿起来,仔细的看着报纸上的内容,虽然值得高兴,却还是摇了摇头。

  “能有什么用。”

  黄子澄丧气的说道。

  “有用。”

  突然,

  从门外传来声音,走进来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穿着一身的长衫,气度非凡。

  “希直兄,你怎么来京城了,你可是圣人跟储君留的施恩之人。”黄子澄看清楚来人后大惊。

  老君要死的时候,会把一批人才贬下去,等新君上位后,把这批人才提拔起来。

  这就给了恩,君臣两得利。

  “再不来,皇太孙谁来保。”中年人不客气的说道。

  论坚韧,中年人比黄子澄更激进。

  “说明北平的民心可用。”

  “我已经打听清楚,北平的百姓们在反抗,还有大量的卫所武官也不满,只差一个药引。”

  “请坐请坐。”

  黄子澄非常的客气,听到对方的话,自身感受到了力量,对此人的话深信不疑。

  “北平改军制,卫所的武官们失去了权利,很多人不满,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反抗。”

  “京城又到处再传圣人有易储之心,更让北平的军官们不知道何去何从,只能无奈的接受。”

  “北平不是在建立新军吗?”

  “两地相隔千里,消息交流缓慢,我亲自让人去打听过,不是那么简单。”

  中年人把北平的动作,详细的讲了个透彻。

  “动了大户的利益和卫所武官的利益,都是自绝根基的大事,如此大好机会,万不能错过。”

  “你是想?”

  “没错,让北平也来一场兵变。”

  黄子澄兴奋了起来,虽然不知道如何做,但真要是发生了这种事,那皇太孙如今的困局也就有了破局的方向。

  “圣人不会允许的。”

  工部官员张昺摇了摇头。

  张昺性子沉闷,做事颇有才干,听到黄子澄和方孝孺的商议,觉得有些书生意气。

  “燕王世子威望正浓,北平卫所的武官,如何敢抗拒他。更有圣人的心意难以摸透,恐怕此计是无法成功的。”

  和张昺一样“忠厚”的官员不少。

  圣人有了易储之心,加上北平的大势,不少官员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态度上很有些古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