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9章 天上下来的天人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天上下来的天人

  孔明灯的升空。

  两个人活了下来。

  “我……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坐孔明灯了。”工人吓得语无伦次,双腿发颤。

  太多的未知,学者和工人两人在天空上遇到了什么,地面上的人们无从所知。

  但是从两个人的神色,就能看出二人的恐慌。

  哪怕学者努力保持镇定,人们仍然可以发现学者也在微微颤抖,双手紧紧的握拳。

  “安全了就好,安全了就好。”

  商人双手合十。

  只要完成了军工联合办的要求,一千元的粮票,对方是不会管他们怎么花销的。

  但是海上风大。

  那些科技领域有突出才能的人,通常还会被列入奇才异行名录,可以直接选拔进政府机构。

  学者努力地记着笔记,把自己在空中遇到的事和物,一一仔细的记录下来。

  工人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操作并没有问题。

  “天上有没有天宫。”

  明朝也是如此。

  马蓬瀛和工人在天上。

  “我从天上看,看不出大地是圆的。”

  最后在技术司小九的出面下,马蓬瀛的申请得到了通过,不过为了保证研究的安全,请了当初与王纯一起乘坐孔明灯的工人。

  工人闯入了学术圈。

  禁止民间习天文,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

  “百工技艺亦且日事淫巧,以罔重利,皆伤化糜财,渐不可长,宜重惩以法。”

  包括未来的万历时期,刚接触到西方的学问时,有大量的官员主动学习,对于新事物的发展充满了热情。

  冯继升改良了火药法,朝廷赐衣物束帛。

  像马蓬瀛这样研究天文的,更不用说还是个女子,下场绝对是抄家灭族。

  不过马蓬瀛失望了。

  提起古代的发明,人们常常把清朝读书人挂在嘴边,和写在书中的奇技淫巧,代替整个古中国漫长历史的印象。

  还没有专利法的年代,工匠们有了另外的渠道,推动研制技术与工具的动力。

  ……

  只有清朝是禁止科技的。

  “看到了神仙吗?”

  “我不去。”

  像天工开物这样的书,还能有机会从日本重见天日,后人才能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但是那些彻底消失的书不知道有多少呢,连名字都消失的书,恐怕不知凡几。

  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工人连连摇头。

  山东武定州的百姓们。

  人们都在谈论此事。

  对于天空,人们有了更多的认知。

  这些政策数不胜数。

  他们的孔明灯被吹走了好远好远,幸运的是落到了山东境内。

  四大发明之三唐宋这一阶段的结晶。

  她向技术司申请了研发资金,希望去海边乘坐巨大的孔明灯。

  无数的学者登门拜访王纯,与王纯探讨学术上的研究,很多人获得了他们想要的资料。

  “有没有看到观音菩萨。”

  马蓬瀛通过了技术司的评定,并且技术司认为马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