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3章 天下的希望(求订阅,求月票)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3章天下的希望(求订阅,求月票)

  山西。

  太原。

  布政司衙门。

  驿站整编,不再提供其余服务,而是成为书信往来的系统,包括民间的邮递。

  目前除了北平地区,其余行省的盈余属于亏本状态,由当地布政司调拨资金。

  “今年的驿站需要调拨四万八千余元,以往哪里有如此的支出。”布政司的官员抱怨道。

  布政使王允的公案前,满是山西当地的公文,都需要他审理。

  汉朝有个王允。

  洪武朝也有个王允。

  虽然朝代不一样,但是两人同样身居高位,前者在朝廷,后者在地方。

  “皇太孙要被废了吗。”

  王允比普通官员知道的更多,笑道:“民间释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是生产效率,也是经济的提升,能为地方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样是地方官府税收的保障。”

  “什么。”

  兰州大站。

  陈嘉没有表明态度,低着头沉思。

  赵宏皱起了眉头。

  厂房旧,烟囱小,机器轰鸣的声音都小许多,但是老厂的工人要多不少。

  士兵们对于铁道的运输习以为常,甚至当做理所当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太原的郊区。

  “一则看圣人心意,二则看朝廷动静。”王允叹了口气,“总之不动兵是最好的结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新开的工厂,从名字上的涵义,甚至赵宏觉得新工厂的招牌更加的贴切。

  去年,大量的官员轮番去北平,不但见到北平的变化,也培训了北平模式。

  北平的粮票使用已经普及化,而北平的粮点更是改革完成的最早,对于民间私下贸易粮食的行为严厉打击,打击规模比其余各行省落实的更坚定。

  经历司的安排,军备和物资大量的运去西域行省。

  布政使的解惑,让官员有些恍然。

  赵宏觉得最近不太顺。

  三间宿舍一个队,其中一间宿舍住十一个人,队长也住在宿舍。

  也让国子监在六部观政的储备人才挥之一空。

  什么免农税。

  年轻的赵宏脸色不好看,“今天是最后的归队时间,如果不能准时归营,我受到责罚不提,你们自己看着办。”

  根据他的功劳和资历,本来有望今年提拔一级的,心烦意乱的看着车厢外,又在担忧未归队的同袍。

  靠着科举走上来的官员,在社会秩序没有崩溃的环境中,至少不会出大篓子。

  无论怎么看,隔壁的老工厂都显得有些落后。

  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和未来又不一样,靠着东宫出阁制度,储君和文臣绑定的极深。

  甘州前后左中右五卫,已经整改完毕,所有的军田都发了下去,承包给了军户。

  第二日。

  是放牧还是开荒,随着军户自己的心意。

  外有勋贵将领,内有东宫文官,在士林中名声更是高涨。

  “诸公。”

  “去年下半年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