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0章 朱高炽的蓝图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0章朱高炽的蓝图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内地与西域的通道,那么亦力把里也是类似的通道。

  别失八里城。

  黑的儿火者带着他的部族西迁了上千里路,到了亦力把里城一带,朱棣则带着数万大军占领了这座空城。

  外事通陈诚,还有他的朋友陕西人李暹,两人在厅内向朱棣介绍亦力把里的地形。

  此时。

  厅外风沙漫天,人不能行,只能龟缩于室内。

  窗户被风吹动,沙子打的窗户不断发出响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威力,修复铁道的工地已经停工。

  哈密和亦力把里修建铁道多年,哈密的主干铁道去年已经完工,但后来哈密落入鬼力赤手中。

  多处的铁道被鬼力赤破坏,但破坏也不容易。

  犹如长城,虽然一直在被破坏,可是根基一直都在,破坏当然比建造容易。

  可破坏如此大的工程,需要的物资和人力也不是少数,生产力落后的地区,并无法坚持下来。

  所以长城一直都在。

  铁道也是如此的道理。

  随着哈密的收复,铁道已经重新通车,亦力把里不同,铁道修建的缓慢,虽然没有被破坏,可也只修到了委鲁母,。

  委鲁母在别失八里以西三百里的地方。

  汉朝西域都护府曾在这里派兵屯田,唐朝在这片广大地区设立庭州,因为委鲁母所在地,是汉朝西域三十六国的轮台国所在,所以被取名为轮台县。

  到了明朝,因为好几百年的中断交流,因此根据本地音译称为委鲁母,也就是清朝舆图中的迪化,后世的乌鲁木齐。

  清朝统治者打败准葛尔丹,此地改名为新疆。

  “别失八里的北方是大沙漠,南方则是更大的沙漠。”

  陈诚手绘的舆图,非常的简略。

  朱棣现在听到沙漠就头疼。

  后世许多人下意识认为古人不了解世界,只能说进入了误区,把清朝的社会风气看成了古代历史的一个全部。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区别。

  从穿着上就能知道,历史是不断变化的。

  古人对外的探索,从来就没有终止过。

  诚然。

  对世界的认知有极大的误区,但也不是什么都不了解,越是周边越是清楚。

  明朝和中亚西亚的使者往来,持续到了万历时期,哪怕是后世的土耳其,被大明称为鲁迷,嘉靖时期有过五次外交的记录。

  包括朱棣历史上五次北征的时候,皆有派遣使者去中亚西亚安抚和拉拢诸国,并不是不懂外交策略。

  古人受拘于时代的局限性,可并不是傻子。

  陈诚和李暹,是永乐时期有名的外交家,一辈子都在与中亚西亚,和东南亚打交道。

  目前虽然还没有登上舞台,但是因为朱高炽的原因,以及陈诚本身在西域和对西域的了解,仍然被朱棣看中了他们的才能。

  陈诚在西域行省多年,因此比李暹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