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5章 数学大爆炸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5章数学大爆炸

  山东济阳。

  周先生又整理好了自己的书籍,他的书童也大了两岁。

  “先生,我们这次去京城吗。”

  书童已经成为了周先生的弟子。

  周先生去过北平,得到过原先燕世子的接见,得到小王爷亲口夸赞为大才。

  科技司挂了名,领取人才津贴。

  津贴对于大户人家不算什么,可如果是没有生计来源的普通人,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嗯。”

  周先生点了点头。

  京城的数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符号定义,如此的数学盛典,怎么能少了自己呢。

  此时。

  周先生的父亲拦住了他。

  “最近京城不太平,可能会有牵连大案,还是等风头过了,你再去京城吧。”

  老者脸上露出了担忧。

  有人竟然敢图谋暗害圣人,事情传开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感到了惊恐。

  十恶不赦的谋逆之举,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

  连山东最近的社会风气都严肃起来,不知道京城又是个什么光景,老者劝慰道。

  “我们是学者,不参与政事。”

  周先生无所谓的说道。

  他们这些领取人才津贴的,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愁生计,更有政治特权。

  官府不能治理他们,哪怕他们犯了事,地方官府也无权责罚他们,审问必须有科技司参与。

  不能动刑,不能虐待,单独的关押地,保证良好的环境,还要衣食无忧种种。

  以前他们的政治特权限制在北平,然后推广到北方,如今燕世子成为了皇太孙,他们的特权也扩张到了整个大明。

  犹如一夜之间。

  经过科技司认定,领取科技司人才津贴的学者们,成为了最惬意的群体。

  老者看到儿子如此的单纯,内心感到无奈。

  周先生不愿意错过机会,带着他的书童弟子,两人在山东乘坐火车,第三日抵达京城。

  北平当初吸引了不少外地的学者。

  大明洪武朝,文风之盛在南方,文风之盛下,才有土壤酝酿出对各类知识有兴趣研究的读书人,北平的学者并不多。

  江淮地区才是学者最多的地方,他们大多数返回了老家,同样领取津贴,在京城也有特权,学者们都涌入了京城。

  周先生没想到,父亲的提醒是对的。

  江淮地区的江淮河畔为之一空,没有看到好友们所言的奢靡和美景,只有落寞的花船。

  不过又关他什么事情呢。

  他可不在乎。

  几名数学家在其中一人的家里,用着算筹计数方式。

  算筹是中国数字简写体系的书写方式。

  非常的简单并且科学。

  与古印度数字书写的流畅与简单度是差不多的等级,但更为的全面。

  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等等。

  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以此类推,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