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1章 开拓方向之争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1章开拓方向之争

  “第一辆蒸汽机货车,性价比并不算高。”

  中华重工的几名大管事,参观完了铁车后,得出了结论,当着朱高炽的面说道。

  朱高炽也很好奇。

  眼前的铁车,非常的简陋。

  因为转向的问题,所以前轮只有一个,可因为只有一个前轮,导致平衡性又不够好,加上制动的速度也低下,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就是保障不足。

  “虽然缺点有很多,但是我相信,以后必定大行其道,成为与火车一样重要的技术,中华重工要不计成本的开发,并且大量的运用。”

  “可以用的地方一定要用,可用可不用的,则同样要用。”

  朱高炽说道。

  众人连连点头,明白了皇太孙殿下的思路。

  使用成本等,以及效果,只要不亏本的情况下,中华重工都应该使用蒸汽机货车。

  “目前的蒸汽机货车看上去作用不大,可蒸汽机刚出现的时候,也不过只是抽水用罢了,谁能想到经过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大明最重要的发明。”

  “我看啊,这蒸汽机货车,比火车更灵活,上面罩个铁盖子,岂不是无敌的存在。”

  朱高炽提醒道。

  众人怔了怔。

  谁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不愧是皇太孙殿下,思路犹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般的无迹可寻。

  关键越想越服气啊。

  要是战场上有这样的“铁家伙”横冲直撞,刀枪不入,岂不是无人可挡。

  “三个轮子不稳定,容易翻车,本身对道路的要求就高,如今恐怕更容易出问题,不过皇太孙殿下说的,对我们的启发很大。”

  韩有昌认真的说道。

  研究蒸汽机的人很多,最早亲手制造的人虽然是万三,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许多人在蒸汽机上的才能,已经超过了万三。

  韩有昌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在中华重工蒸汽机工厂,第二代蒸汽机攻克许多难题的时候,此人解决了密封性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加盖”的解决思路。

  后来金州建立船政,攻克蒸汽机轮船的难关,此人就是授命的技术团队领头人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对的。”

  朱高炽认可道。

  “虽然不像火车那般的高要求,可是一般的土路的确难以发挥作用,你们可以试着换轮子,并不是一定要用轮子才行啊。”

  朱高炽提出了履带。

  履带的成本,以及技术就更高了,当下的蒸汽机货车需要攻克的技术还有许多,不过呢,他会把一些自己知道的方向抛出来。

  倒也不算拔苗助长,起到引导的作用。

  “这就涉及到了压力。”

  “同样的一块泥地,人很快就能陷入里面,而铺上一块木板,人站上去就不会下沉,轮子和履带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们可以多请教其他行业的学者,万不能闭门造车。”

  “蒸汽机货车不光是可以运货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