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5章 渤尼国国王的遗愿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5章渤尼国国王的遗愿

  很多人奉朱高炽为导师,那么朱高炽从来没有往这方面引领过。

  但在大明,朱高炽的确有一批信徒。

  其中包括刘通,大明当代最有名气的文学家之一,根据京城的现象,以及太子殿下的想法,他很快写了北平一千零一夜。

  《北平一千零一夜》。

  一经出版,成为了最畅销的故事书。

  看到了儿子书房的书,朱高炽忍不住露出笑容,这岂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一千零一夜。

  阿拉伯地区的一千零一夜,有渔夫和雄人与的故事,有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有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所以大明也出版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

  西方未来还有没有格林童话朱高炽不知道,无疑,大明有了自己的童话故事,出自于刘通之手。

  《北平一千零一夜》中,有七仙女的故事,有二郎神的故事等等,除了民间的故事,还有刘通自己所编的,类似东郭先生与狼。

  《北平一千零一夜》和《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书大火,立马有人整理出了《寓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们用作辩论的段子。

  什么《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一股复兴的文学方式在大明兴起,成为了孩子们枕头边的读物,不光小孩子们爱读,连不少的大人也喜欢看。

  郭氏看得就津津有味。

  “看来倒是大明的书商最先受益。”朱高炽笑道。

  随着识字率的上升,百姓的生活水平增长,印刷术和造纸业的大发展,民间的书籍也兴盛了起来,这些故事书,无疑刺激了人们的消费。

  郭氏脸色有些微红。

  书本上的噱头说是少年们最好的启蒙书,比传统的三字经更要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作为大人,郭氏觉得自己忍不住看这些故事书,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情。

  特别在夫君面前。

  朱高炽摸了摸郭氏的脸庞,郭氏是一名传统的女性,也是合格的妻子,朱高炽很喜欢。

  家里的事情,没有一件让朱高炽操心。

  “倒是奇了怪了,那些人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别的本事倒没有,先讲起了故事。”

  “你可别小看这些故事。”

  听到郭氏的话,朱高炽郑重的说道:“这可是文艺的复兴,一种促进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就是文学。

  能让多数的老百姓主动的观看,大家看同样的书,知道同样的故事,就是民族的凝聚力。

  什么叫书同文,车同轨,不是法律规定就足够了的。

  为什么宋朝被古今中外的学者称叹。

  因为宋朝的社会风气和模式,在当时的时代,是世界上最璀璨的文明。

  “什么事情,你都能说的悬乎。”郭彩莲翻了个白眼。

  朱高炽笑了笑。

  虽然已经到了夜间,可朱高炽还是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