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8章 措手不及的遗产税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8章措手不及的遗产税

  永乐二年九月。

  陕西境内。

  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各地的军户农户被组织了起来,在当地官府的带领下,复修当地最大的洪渠堰。

  百姓们热火朝天。

  妇孺也顶半边天,她们做饭送水。

  一名老人坐在安静的树下,脑袋枕在膝盖上,仿佛睡着了一样,眯着眼睛打量中午休息的人们。

  “周叔。”

  “您年龄大了,回去歇息吧。”

  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并不用参加,村里的后生劝慰道。

  鞑靼地区的阿只里山,有个叫做宛在达的地方,此地区的人,年老后会自杀,然后被分食,根据当地的说法,叫做恤双亲之苦劳而葬之于腹,不忍弃于山中。

  因为被大明人用文字记载下来,所以流传于后世。

  大明不用如此。

  除非经济破产的时候。

  大明经济破产的时候,下限就是别的地区的常态。

  老人摇了摇头。

  人生七十古来稀,他想要多看看。

  村里的后生们为老人送来食物,因为是为自己翻修水渠,官府只负责提供口粮,并且会提供一批机器和农具,但没有工钱。

  村里的人不会偷懒。

  哪家的劳动力敢不参加,在村里是生存不下去的。

  大瓷碗堆满了陕西的特色面食,上面撒了辣油,看得人胃口大开,老人拿起筷子,大口的吃起来,他从来不会浪费食物。

  吃完后,老人惬意的打了个饱嗝。

  “老咯。”

  年轻的时候,他可以干下一大盆,如今只一碗,就让他撑的慌。

  老人就是一部活历史。

  老人从树下爬起来,笼着袖口,碗也不收拾,仿佛忘记了一般,不知道走去哪里去了。

  “这里怎么有个碗?”

  “老周叔刚才不在这里吗。”

  路过的人没有在意,捡起空碗,不久,土地上的人们又开始了劳动。

  种田。

  可不是撒下种子就可以了的。

  老人走在沟渠上。

  口里的牙齿所剩无几,干瘪的脸上,犹如枯树皮一般,越走他的脚步越快。

  “奇了怪了。”

  “那是老周叔不?老周叔越活越年轻啊,走的比后生们都快。”

  有人看到了老人的动静,好奇的感慨。

  “看见俺爹没?”

  “没有。”

  两名汉子到处打听。

  “看见了,刚才都在这里,怎么一不留神就不见了呢。”

  老人走着走着,逐渐走累了。

  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小时候,家里穷的很,每天都饿得慌,从来不知道吃饱的滋味。

  从出生的那天。

  这里并没有沟渠,到处都是牧地啊。

  原来这片土地,自古以来的模样,却是这样的,老人望着四周的水渠,一片又一片的良田,“可惜啊。”

  老人感叹。

  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如今只剩下了自己,许多小伙伴没长大,还有人看不到如今的光景。

  自从良田变牧地以来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