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4章 海外的扩张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4章海外的扩张

  永乐六年。

  上海。

  码头。

  巨大的杠杆钢铁臂,犹如抽水用蒸汽机的摆件一样,通过一组滑轮,靠着蒸汽机的动力,把一箱箱的货物运上蒸汽机轮船。

  码头的工作人员们,陪着李暹巡视。

  李暹即将出使中山王国,解决中山王国遗留的问题,地方官员亲自作陪,在等待船只的时候,了解下码头的日常情况。

  “吊机的制动部件,利用的棘轮原理。”

  “棘轮是我国先民很早发明的机械部件,目前发现的文字记载,最早于汉朝,同时期还有齿轮部件的记载,宋朝的计时器机器中,大量使用了齿轮。”

  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吊机基座下的棘轮。

  圆环铁质部件的外缘上,刚性齿形表面留下了向内的齿轮,棘爪钩在齿轮上,让整个机器固定。

  “如果倒着转动,因为齿轮的朝向,并不会钩住棘爪钩,并不妨碍机器的运作,当机器停止后,这些齿轮可以钩住棘爪钩。”

  工作人员流利的说道。

  看样子他介绍过很多次,所以说话既简洁又熟练。

  “真是神奇啊。”

  李暹满脸的感叹。

  “这小小的机器部件,蕴藏了大智慧,可连我们也很难想到,竟然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发明了出来,并且在工业化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码头的官员笑了起来。

  “无数的这类的小部件,组织成一套完整循环的机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

  “随着市场的繁荣,货物的交流逐年增加,促进了船只的改变,大海上的商船,船只越来越巨大,促进了蒸汽机轮船的茂盛。”

  上海县的码头,从建成以来,发展就是全国最快的地方。

  可以说每年都是一个新的变化。

  作为亲眼看到上海码头发展的官员,对于这些年来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话语间,仿佛这些年来的社会变动,在人们的眼前展开。

  官员又说道:“蒸汽机轮船载运的货物多,于是码头上的吊机越来越多,传统的货物打包方式也改变了,所以码头上也提供了专门的货箱。”

  指了指码头上堆积的方形货箱,李暹也看了过去。

  这些货箱,是即将要装入船只的。

  还有很多的仓库里,仍然堆放着各家商行送来的货物,以及船只送来的货物,等待商家们的运走。

  一艘运载辽东木料的货船上,无数的木料被运输下来。

  应天府对木材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

  除了制作木梯扶手雕刻等等,还有家具的需求,乃至其余行业的发展,辽东每年发往上海的木料不计其数,这只是其中一样而已。

  李暹更感兴趣的是机器。

  理论上的知识,除了北平,京城每年都会开办培训会,不光民间的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官方也会经常举办,为大量的官吏提供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