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2章 生产与破坏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2章生产与破坏

  北平。

  涿县以东三十里外。

  年近三十岁的王大炳,已经成为了一名队长官,少年时与伙伴们经常说自己长大后要当名将军的志向,也不再挂在嘴边。

  不过他心里还有没有这个想法,儿时发小有时候打趣,询问他的时候,王大炳没有多言此事。

  天不亮。

  喜妹已经围着灶台忙碌。

  家里来了两位客人,是来自京城的学者,前来北平调研,住在了他们家,不光是招待客人,自己的夫君又要离开家,重返万里之外的西部。

  大着肚子的喜妹干活很快,今天片区其余七家的户主们也要来送别夫君,为了招待客人们,喜妹需要烧一大桌子的菜。

  家里的孩子还在睡梦中。

  与别家不同,因为王大炳在西征征战数年,所以小两口只有两个孩子,而王大炳的发小们,最少的也有四个孩子,所以王大炳很努力,喜妹又怀上了一个。

  不过这回自己生娃,恐怕王大炳不能在身边了。

  没有过多久,住在隔壁房子的婆婆,和姑嫂们纷纷赶来帮忙,刚刚蒸好了一锅包子,叔伯们已然上门,包括片区的几户家主,以及和王大炳从小关系好的发小。

  虽然王大炳因为从军,成年后呆在家乡的时间少,可因为孩时代,王大炳可是当地的孩子头,来的人非常多。

  见状。

  那些王大炳的朋友们,又很醒目的回去,让自家的婆娘们来帮忙,并送来桌椅,以及一些食物。

  片区也是半封闭的社会。

  如果是平常的时候,不是办事情的话,各家并不会来这么多人,只有各家的户主才会过来,不过今日不同,王大炳家里格外的热闹。

  军户们手头宽裕,不再为蝇头小利计较,风气就好了起来。

  做人大方要看钱的。

  所以经济决定许多事情,包括总体上的道德水平。

  “听说大娃要去撒撒马尔罕?”

  “又要打仗了。”

  老人摇了摇头,“不是这个,大娃要迁去那边?”

  王大炳的老父亲,已经和几名老人坐在了桌上,他们不需要做什么,干活自然有自家的子弟。

  这些老人很有风范。

  每片井八户人家。

  北平是最早施行片井制度的,涿州虽然不如北平城周围进行的早,可也不算晚,最初兴起的楼房,已经变成了二十来幢。

  当年的四五十口人,那些少男少女们成家的成家,嫁人的嫁人,虽然没有分户,可新的一批孩子热闹了起来。

  包括喜妹也生了两个孩子,因为王大炳跟随皇帝陛下西征多年,耽误了生孩子的光景,以至于他们夫妻在当地,算得上孩子比较少的。

  如今片区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余人,其中小孩与少年有四十来个。

  后生们与王大炳聚在一起,陪在老人们的周围。

  众人看向王大炳。

  王大炳笑道:“卫所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