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4章 战俘工与阉工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帐汗国幅员辽阔。

  最大的都城萨莱城,人口最高的时期,有将近七万人口。

  七万人口的城池,已经是当时很大的规模。

  修建了各色各样的建筑,从各国,以及前宋带走的大量的工匠,也导致萨莱城为当地最大的手工作坊基地。

  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有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们,他们没有自由,成为各台吉的奴仆,专门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如此密集的作坊,而人口却只有七万,也说明了社会分工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生产力有限,可就算如此,也让金帐汗国成为巨无霸的存在。

  虽然金帐汗国不缺少优秀的工匠,但是无法转化成自己的生产力,没有形成人材培养体系的循环。

  百年来。

  东边的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乃至东西察合台汗国的内战,最后帖木儿汗国的崛起,原本是重要的丝绸之路的途径点,因为和东方经济贸易的中断,生产力大幅度下滑。

  不光经济遇到了问题,工匠们也日渐稀缺,不复当年的强盛。

  为了获得金钱和物资,金帐汗国的统治者们不得不依靠各地的藩属国的国王们,特别是罗斯公国,那里不但有自己的国王,还是有政权的国家。

  这样的藩属国,明明具备潜在的风险,可金帐汗国不得不依靠罗斯诸公国,为他们负责各地的税收,维持金帐汗国的稳定。

  西部如此,东部同样如此。

  亚美尼亚王国、格鲁吉亚王国、切尔克斯王国、哥特王国、克里米亚王国、克里米亚哥特王国和其他大小王国,只要他们继续表示敬意,金帐汗国的统治者承诺,这些附庸国的人永远不会并入金帐汗国。

  历史上。

  东部的哈萨克人,要在十五世纪中叶时期脱离金帐汗国,成为独立的国家。

  他们当时受到东察合台汗国的也先不花二世与羽奴思的支持,从自己领地蒙兀儿斯坦的库齐巴什划出,供哈萨克人居住,基于此哈萨克人正式立国。

  东察合台也先不花二世,说起来又和如今追随大明打仗的沙迷查干颇有干系。

  历史上沙迷查干的父亲黑的儿火者,是东察合台的大汗。

  两父子为大明平叛入侵哈密的鬼力赤汗,鬼力赤汗是瓦剌分裂出来的一支势力,下毒杀害了大明在哈密所封的忠顺王安克帖木儿。

  当时正是帖木儿势力最强的时期,沙迷查干的父王为了自保,送了帖木儿不少的物资,以供应帖木儿西征,到了沙迷查干登上汗位的时候,因为和大明深厚的关系,不光频繁的官方往来,还有大量的贸易。

  而帖木儿已死,帖木儿汗国四分五裂,沙迷查干想借助明朝的力量,西征帖木儿汗国,恢复察合台汗国旧域。

  只是朱棣劝住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