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8章 流放的地方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8章流放的地方

  学者需要读书的天赋,做生意需要聪慧的头脑,且主动性强的行动力等等,工厂大量的招聘工人,小农户开始破产。

  想要改变自身的阶级,对于普通人而言,二十年如一日的提升军户的社会地位,从民户改为军户已经是普通人最容易的道路。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由军民联合部,工民联合部等多部门合作,地方上卫所和官府的支持,每年长期的按计划民转军。

  陕西庆阳府安边所。

  卫司衙门。

  如常的一天。

  衙门口的告示处,张贴的旧公文上,写着警告书。

  各家各户养羊数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没有获得允许的百姓,不允许养超过十头以上的羊等等。

  作为中原文明的源头之一。

  陕西原本是肥沃的。

  就如后世京城的沙尘暴不一定来自本地一样的道理。

  自从唐朝衰败,西域失控,加上当时的地球气温上升,当地人口激增,导致过度放牧,让草原和绿洲被破坏,使得土地逐渐失去了生机,一直向内延伸。

  乃至元朝建立,毁田亩改牧场的国策,促进了这个衰败的过程。

  生态的破坏很容易。

  可是恢复就很难了,哪怕以后世的科技条件都不容易。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也是重要的原因。

  恢复水利灌溉,兴建沟渠蓄水的多年来,陕西还在控制养殖数量,大片井制度在陕西施行的最严格,比北平都要严格。

  与北平不同的是,陕西甚至会分给军户每户一百五十亩的土地。

  但是呢。

  又规定每户军户不得养殖更多的羊。

  根据朝廷的规划,陕西并不会大力发展畜牧业,荒地控制住,把平原绿地改成田亩种种措施,就算是这样,靠着人均资源的优势,陕西的百姓们,总体上的经济提升了。

  陕西很大。

  有山有盐地有洼地等,所以贫民很多。

  一名司务在茶房看了今日的报纸,与同僚们说笑一番,去食堂用过早饭,随后惬意的回到自己的公房里,公房的布置很简单。

  受时代和舆论的影响。

  大明的衙门并不辉煌,没有人愿意提出改变衙门。

  不光讨不到好,还容易坏了自己的名声。

  所以陕西与别的行省一样,最好的建筑是府学和州学,办学校是人人都会竖大拇指,官员们最容易到手的政绩,也容易获得通过。

  公房的案台上,堆积了不少的公文。

  司务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司务才拿起公文。

  此时。

  两名飞鱼服和两名黑色长衫的公差进入了卫司衙门。

  卫司的指挥使沉着脸。

  看来他已经收到了通知,其余的官吏们不再说话,内心猜测是谁?

  很快。

  几人闯入了司务的公房,不给他多余的时间,控制住他后,开始搜检他的公房,任何公文都没有放过,还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