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1章 发起号角的高丽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1章发起号角的高丽

  高丽黄海道的海州,坐落于海州湾,不但是高丽八道之一,黄海道的首府,也是港口城市。

  汉城形势复杂,两班阶级势力庞大,传统地主阶级为主,大明的商人们,逐渐在汉城周边扩张,海州成为了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海州的东边,百川一带。

  大片的黄麻田,它们整齐排列,形成了一片片绿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黄麻的叶子会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生长的故事。

  “当当当。”

  高富贵老汉敲着铜锣。

  四十余岁的高富贵,穿着白色的短褂,脚上还穿着鞋子,半口的坏牙,与田地里劳作的百姓并没有两样。

  不过这位从内地而来的老汉,是当地老百姓们羡慕的对象。

  锣声响彻了周围。

  晨光的照耀下,黄麻的田地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远处的丘陵和山峦隐约可见,与天空的云彩相映成趣。黄麻的叶片上沾满了露珠,在晨光中闪闪发光,仿佛嵌满了金色的珠宝。

  黄麻的植株高大挺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无数的身影从“海洋里”涌出,走上了小径和田埂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层次感和立体感。

  身无寸缕的百姓们,跑到粥棚下。

  粥棚有热气腾腾的热粥。

  “排队,排队。”

  高富贵用方言喊道。

  许多老百姓听不懂大明话,可是多年下来,他们明白高富贵的意思。

  伙房是好地方。

  几名颇有姿色的高丽的妇人忙碌着,时不时和伙计们打情骂俏,老百姓们见怪不怪。

  粥棚挂着牌子。

  亨运来。

  几名管事聚到了一起,他们与内地来的伙计,有单独吃饭的桌子,不光有馒头,还会有咸菜,有时候还会有肉菜,羡慕的排队的老百姓们眼睛都直了。

  高丽的棉花没有普及。

  老百姓们买不起多余的衣裳,一身单衣都是好人家。

  夏天还好,最怕的是冬天,他们靠着自身的正气与大自然抗衡,记事以来,他们从来不知道吃饱肚子是什么滋味,忍受刺骨的寒冷成为了习惯。

  干活容易损伤衣服,所以老百姓们干活的时候不愿意穿衣服。

  他们甚至故意如此。

  能在伙房干活的,要么是大明人,要么是那些本地人家里,有姿色的女子,不光能自己吃饱肚子,有时候还能为家里带去一些食物。

  国内的活计,普通百姓最好的去处是大明工局的工厂,其次是大的国内商行,例如合记这些商行,再次则是其余的商行。

  哪怕是专门清理粪便的行当,工钱也不错,休息的时间也多。

  亨运来商行的名声,国内并没有多少。

  但是呢。

  亨运来这些商行,在高丽当地却是大名鼎鼎,随着商行的规模,从国内招募核心的伙计,成为了迫切的需求,而国内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