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9章 别人摸得大明也能摸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洪熙元年。

  大明工局与绝岛都司联记商帮为首的民间商行势力,与交趾行省交州府举办了商讨大会,大明工局大掌柜韩奇亲自参加。

  不久后,报纸刊登了这则消息。

  绝岛都司不发展冶铁业,以向大明提供铁矿石煤矿等优质能源为主,不谋求改变大明工局体系生产链,以此为条件,加入大明工局贸易生态循环体系。

  闹了两三年的双方,终于告一段落。

  新皇帝登基昭告天下,重新申述了大明律,各地三司制度: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使司。还有着重强调了监察制度:都察院与调查司。

  都察院有两百御史,传统是位轻权重,经过改革后,补充了脱胎于大明工局的调查司,加强了都察院监察全国的能力。

  如果朱棣还活着,天竺的事情可以交给朱棣,但是朱棣已经离开,朱高炽只能自己亲自动手,而底马撒人和那加人的冲突阻碍了自己的计划。

  根据后世学者的推测,德里苏丹国的人口大概有三千二百万。

  幸运的是大明的三司制度,只要老百姓愿意出钱,掏的起钱,那么打官司就不再是麻烦的事情。

  “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靠着武力来争抢人口部落和地盘,仍然是世界落后势力的主流思想,而底马撒人和那加人又掌握了进入次大陆的咽喉。

  “西部。”

  朱高炽也明白。

  各司的稳定,让南洋大铁道的修建工程非常的顺利,没有再遭受到地方的阻碍与盗窃等,对于保护铁道的法律顺利的施行了下去。

  想要达成计划,必须要让当地稳定的落入大明手里,可是当地的土著们却无法放下仇恨,这就成为了死结,除非大明强硬的消除一方。

  那些精美小巧的纸伞,搭衬姑娘们身上的裙子,犹如图画里的仙女似的,仿佛蝴蝶般点缀了府城的街景,加上巷道里黑白墙壁的映衬,真是有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家人住在乡镇集市里,他一个人在县城里上班,以前还有父亲,父亲去世了,还留了不小的麻烦,真不知道能不能收回欠款啊。

  布政司和都指挥使司有对应的一套考核,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决定了官员在吏部的评价,关乎乌纱帽的去留和前程。

  如果说十三世纪末,大明是人口第一的国家,帖木儿汗国则是第二,那么到了十四世纪初期,大明是人口第一的国家,德里苏丹国则是第二。

  “万通诉讼行。”

  相辅相成的事情,南洋大铁道的修建成功,又让南洋的形势越发的稳定,牢牢的掌握在了大明的手里。

  赵长赫与姐夫一家吃饭,饭桌上赵长赫透露道。

  如果老百姓不愿意,那就说明了很麻烦,得不偿失。

  东西南北中天竺,榜葛剌被称为东天竺,也被称为东印度,到了后世,榜葛剌以及周边其余大明的宣慰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