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焦炭炼制厂面临的抉择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章焦炭炼制厂面临的抉择

  “你说吧。”

  万三进门就推了把王本。

  到了这个地步,没了退路的王本硬着头皮解释,“许多人提议使用明火池炼焦,此法虽然技术成熟,也是运用的最广,但是并不适合焦炭炼制厂。”

  万三帮忙说道:“用这个技术,王师傅不用承担风险,但如果拒绝众人提议的此法,王师傅担得风险很大,所以纠结的很啊。”

  朱高炽了然,笑着问道:“明火池炼焦有什么不好吗?”

  说起来这明火池炼焦技术,也有一段复杂的历史。纂改了名字叫做圆堆炼焦法,变成清朝的了。

  焦炭是西方十八世纪引以为豪的发明,可在十四五世纪的中国,已经大放光彩。

  朱高炽知道明火池技术,是明初的焦炭技术。

  但是具体的细节他不知道。

  太多明朝的书籍被毁掉了,其中也有大量的技术书籍,后世只能根据只言片语,以及出土的文物来推测。

  所以看到王本的为难,他也给不出主意。

  “明火池炼焦,成本便宜,技术成熟,可以直接上马,但是达不到贵人的要求。”

  “你有更好的方法吗?”

  “小民在山西用的新法子,更抗风抗雨,产量高,刮风下雨天都不影响生产,冶焦也更好。”

  王本继续解释道:“可小民的作坊小,如果用到焦炭炼制厂,建造成本会很高,而且也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

  朱高炽明白了王本的顾虑。

  建造明火池除了人工,用不了什么成本,每炉只需要几百块青砖和一百斤石灰,日常操作八个工人。

  成本小,用工小。

  但是产量低,对天气要求高,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天气,都能让工厂停工。

  王本的法子,比这个技术更好,不过建造成本高,并且没有得到大众的熟悉。

  明火池炼焦技术有缺点。

  可它经过了实际考验,是如今主流的炼焦技术,不会面临失败。

  而且焦炭炼制厂的规模大,王本的新法子,能不能成熟的运用到焦炭炼制厂,他心里存疑。

  换句话说,王本自己对新技术也不是自信满满。

  风险成倍的提升。

  “如果王师傅不提出来,焦炭炼制厂也只能采用明火池炼焦,而王师傅能主动担起责任,只凭此一样,王师傅放心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

  朱高炽没有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指导工作,所以没有教王本具体怎么做,但是自己能鼓舞人心。

  “无论是否采用新技术。”朱高炽斩钉截铁的说道:“咱都支持。”

  王本沉吟一阵。

  能成为行业顶尖的一批人,其实有不少的共通之初,比如对自己想法的坚持。

  他还是有些不愿意放弃新技术。

  得过且过的想法,过不了他内心的那一关。

  “还是想要试一试小民的新法子。”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真要是没有成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