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孔子问道老子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任用他。

  他的眼睛依旧明亮,风霜雨雪让他变得苍老,但是他的头颅却依旧高昂着。

  经历了这些之后,他明白了很多,但是依旧有很多疑惑之处,于是他准备再次回到淮国学宫之中寻找答案。

  孔子再次回到淮国,并且前往淮国守藏室见到了老子。

  淮国的守藏室很少有外人进来,能得到淮公允许前来的,除了淮国公室就是这些大贤了。

  这里几乎聚集了天下间最精华的书籍,当然这里的书籍都是经过重新抄录过的,至于原版的书籍则是被存放在了淮国公室家主的须弥手镯当中。

  李耳和孔丘两位大贤在守藏室中相遇。两人虽然都是大贤,但是相遇并没有出现什么异象。不过两人的相遇还是将沉睡中的子珏唤醒了。

  子珏立于虚空,静静的看着两人,看着此时这个世界上最具有思想的两个人能够碰撞出来什么样的火花。

  “伯阳公,我之道是仁义,以仁义之道来衡量天下,用礼乐来约束,这样天下就不会崩坏。”孔丘说到。

  李耳已经看过孔丘的书籍,当即说道:“仁义是人的本性吗?什么是仁义?”

  孔丘道:“君子不仁便不成其为君子,不义便不能生存。仁义,确实是人的本性。心中正而无邪,愿物和乐而无怨,泛爱众人而不偏,利于万民而无私,这就是仁义的大概。”

  李耳摇摇头道:“伱这种说法很危险,谈论兼爱,难道不是有点迂腐吗?说是无私,才是偏私啊。”

  “天地万物本就是自然存在的,日月交替有人去推动吗?他们自行就会运转,潮涨潮落,需要人去运转吗?他们会自行涨跌,野兽聚群需要人去抚养吗?他们会自己成长,这都是自然存在的。这些都是自然规律,顺应了自然规律,国家就会井然有序。”

  “你标榜仁义,执着于礼乐,到处宣传仁义,这是违背人的本性,就好像你敲锣打鼓去追逃跑的人,那个人就会跑的更远。”

  孔丘继续问道:“那伯阳公,你觉得天下崩坏至此,是自然的发展,若是顺势而为,那不是更加混乱了吗?”

  李耳道:“你推崇周礼,希望能够恢复礼乐,但是最先破坏礼乐的是谁?是周天子啊!”

  “天子都不遵守礼乐,难道能够苛求诸侯们遵守吗?”

  “天下纷乱,难道只谈礼乐就能让天下太平吗?”

  “齐桓晋文楚庄淮公秦穆都成就了霸主之位,难道也是因为他们仁义?”

  “甚至就连周王室也将很多周礼废弃。”

  “你追求周礼,假如你能够让天下重新恢复井田制,那么农夫会感谢你吗?”

  “按照周礼,公侯封七十里,子封五十里,天下间即便是最小的诸侯封地也不止五十里了。”

  “周礼的崩坏是一个人的原因吗?不是的,是全天下的人推动的,难道还能恢复吗?”

  “你游历天下,想必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但是你却偏要阻止,这就如同大鲧治水,以堵塞河道修筑堤坝来阻挡水,结果却是苦劳无功,天下反而更加混乱。”

  李耳摇摇头说道。

  这一番话几乎否定了孔丘所有的努力,但是孔丘并没有生气,他依旧坚定:“伯阳公所说的是现实,在我看来这是道,是天道,但是人间应该有人道,人道就是仁义,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卑鄙之人就应该被万人唾骂,高尚之人就应该得到表彰尊敬。我坚持我的道,即便它会让我粉身碎骨,仲尼至死不渝!”

  李耳心中叹息,这种结果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没有人为会放弃自己的道。此番论道,只是想要借助其他的道,来完善自己的道。

  PS:作者学渣一个,两位大贤讨论的问题不是我一个扑街可以评价的,这些关于哲学,关于仁义的问题太高深了,只能简单写一写了,大家随便看看,不要当真。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