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9章 明争暗斗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崩塌,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王氏一族,正如同当年殷商天崩一般。

  晁错逝去,大乾的权力机构需要调整,在无数情势的裹挟下,他需要先稳定朝纲,理清脉络。王承的才能同样不算出众,但是有皇室众多人才帮忙,很快就重新掌握了朝廷。

  接下来,王承开始对变法进行调整,继续推行变法。真正着手推行变法,王承才算明白,这到底有多难。

  很多时候,上面已经有铭文规定了,但是基层的百姓却还不知道。朝廷让那些地方官员去宣传新政令,地方官员就将朝廷政令抄写一遍,然后派人去宣读。

  一些人故意将政令写的文采飞扬,花团锦簇,对于关键东西却是一笔带过。百姓听得雨里雾里不明就里。

  这种政令别说是百姓了,就连官员自己都搞不明白。如此怎么能推行新政。

  因为没有左丞相,朝中绝大多数的奏疏都要他亲自来批复,再加上晁错留下的各种文案和注解,即便是有皇室众人的帮助,王承每天都要挑灯夜战。

  自从继位以来,王承就有一股紧迫感,他年纪已经不算小了,他不想要将变法这件事情交给自己的孩子去推行。

  因此,王承每天都会处理政务到深夜,而到了白天,还需要各朝廷众臣来商议政务。

  原本王承就觉得时间紧迫,可是下面官员们送上来的奏疏写的是花团锦簇,洋洋洒洒数千言,或是对皇帝、大乾的吹捧,或是其他一些东西,真正有用的东西却只有几句。

  王承刚开始还会耐着性子阅读,结果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大量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奏疏上了。

  因此王承下诏令,所有奏疏一律要简洁明了,禁止废话连篇,禁止使用花团锦簇,大而空的文章。若有犯错,直接下令斥责更正。

  除此之外,还对朝廷官员书写奏疏使用的纸张进行了限制。朝廷官员书写奏疏使用的纸张都是优质纸张,每刀售价一枚御制银币。

  全国数千官员使用奏疏,一年需要的纸张就是一笔极大的数字,再加上各种公文,朝廷用纸极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浪费掉了,王承下令,每年官员奏疏公文纸张按照级别设定数量。

  超过设定数量之后,纸张就需要其自行购买。

  经过王承一番严令之后,这股风气才算是被刹住,从这之后,朝廷官员的公文、奏疏都是要简洁明了。

  王承处理朝政,并且被晁错手把手指导了一段时间,很清楚那些人玩什么花样,这些人就是故意让王承处置这么多奏疏,若是撑不住了,自然要任命丞相。

  更有甚者,若是因此而厌烦了处理政务,懈怠政务,将这些东西交给丞相处置,那就更合他们的意了。

  官员集团就能够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侵吞属于皇帝的权利。

  另一边,若是皇帝下诏让官员们简单明了书写奏疏,他们就会走另一个极端,写的极其精简,几乎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这种就是官员们另一种‘倍之’。

  故意将你的命令加倍执行,真实历史上,朱洪武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