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8章 帝国烈日的余晖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大量勋贵、豪强、世家豪门之后,空出来的大片土地可以安置数十万人耕种。这样一来,从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大乾的人口问题。

  这样和之前的变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至少表面上看,人地矛盾问题被暂时解决了。

  这一次边军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朝廷上下对边地都变得警惕起来。同时朝廷决定不再将边军钱粮交给边军将领发放。

  但是对于将钱粮怎么发放给边军士卒,朝堂之上一时间也是争论不休。

  钱粮大权可以说是仅次于军权了,朝廷不少官员都想要派遣专门的官员来发放钱粮,军队勋贵们纷纷反对,若是让这些官员掌握钱粮,到时候他们就能将手伸进军队。

  不管是勋贵还是皇帝,都不想要让朝廷官员将手伸进军队中。

  但是再继续让勋贵,将领掌控钱粮,以后肯定还会出问题。这一点,王拙很确定。可若是不将钱粮交给勋贵将领,那就只能交给朝廷官员发放。

  王拙思来想去并没有找到一个好方法。

  朝廷中也是争论不休,最后,勉强制定了一个规则。

  王拙下令成立督粮署,督粮署抽调一部分绣衣使,一部分勋贵将领,还有一部分朝廷官员,让三方相互监督,若是出现知情不报,三人同罪。

  每次发放粮饷,必须要三人一同签字画押。

  看上去这样的设计很不错,但是制度的破坏是一点点变法的。这套制度能够维持多久,就看后人的能力了,毕竟就算是文王留下的各种制度也是在一点点变化的。

  虽然督粮署成立了,但是勋贵将领们心中对此还是有些不满,朝廷官员那里同样有些不满,不过好歹是在边军中插了一手,虽然这一手并不深,但是只要破开了一个口子,以后就会慢慢深入。

  皇室对这个结果也是有些不满意,对一些勋贵将领也不满。毕竟就是这些人不争气,贪图钱财,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除了这些之外,北地官田、皇庄出产的粮食在缴纳了赋税之后,作为边军的粮饷,而朝廷则是从其他地方吊运粮草补给皇庄。

  这种方式可以节省粮草转运消耗,节省朝廷开支。皇室并没有亏什么。

  与此同时,北方边军经过一番大清洗之后,朝廷开始征募兵卒,加快补充边军实力。

  这一次边军动荡,虽然因为下手及时,没有引发大乱,但是还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边镇动荡让匈奴人和鲜卑人都有些奇怪。好在大乾威名赫赫,这些人并不敢轻举妄动。

  这也给了朝廷补充兵力的时间,而且除了边军之外,边境还有不少开拓贵族,这些开拓贵族手中也有精锐,配合之下,匈奴人和鲜卑人根本讨不到好。

  自从大乾镇北都护府实力大减之后,已经无法约束匈奴人和鲜卑人了,现在匈奴人和鲜卑人已经开始在争夺草原霸主之位。

  鲜卑人因为获得了一些箕子朝鲜的工匠,已经懂得一些冶铁工艺。能够打造一些简单的武器,虽然人数上没有匈奴人多,但是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了匈奴。

  现在草原的东北部已经完全被鲜卑人占据。

  ——

  孝威皇帝虽然没有继续推行变法,但是他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缓解了当时大乾的矛盾,也让大乾继续辉煌下去,甚至大乾在这个时期声威更盛,但是在其崩逝之后,大乾就不可避免的继续滑落下去。

  变法的不彻底,同时又出现的新的问题,让大乾一步步滑向深渊——《大乾帝国兴衰史》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