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章 贞观十三年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贞观十三年

  贞观十三年正月,雍州三原县。

  太常寺献陵署的陵户们,在献陵令的吆喝下,把每一处石刻都擦了个锃亮。

  献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高六丈,平面呈长方形,长宽各三十三丈。

  四门各一对石虎,啊,石大虫,硕大威武、健壮有力、栩栩如生,高近七尺;

  神道两侧,是体型巨大的石犀;

  南门外,立着二丈七尺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

  整个石刻群体的风格统一,有兽的威武,又招人喜爱,用后世的话说,萌,或者奶凶。

  石刻还吸收了外来物种,两座浮雕是鸵鸟造型,羽毛丰满、腿较短、脖子不粗、翅膀结实,可作为鸵鸟进化过程的一个参照物。

  献陵的主墓,是高祖太武皇帝李渊与太穆皇后窦氏冢。

  那个死了娃儿李智云的楚国太妃万氏,史载贞观中薨,葬献陵,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赠荆州总管、谭襄国公丘和等一干老臣子,薨后就陪葬于献陵。

  丘和虽然史上着墨不多,儿子却比较出名,比如娘子军将领丘师(也有记为丘师利)、生食人心肝的丘行恭。

  日光照耀,献陵铺上金光,给寒冷的初春带来暖意。

  李世民率着王公大臣,加上仪仗、翊卫,浩浩荡荡数千人,从长安赶到献陵,路上就费了三天工夫。

  队伍中,只着软脚幞头、圆领袍的杜荷,如鸡立鹤群,看上去极为醒目。

  当然,不去计较杜荷嘴角那一点淤青的话,这个看上去桀骜不驯的青年,相貌还是不错的。

  拜什么玩意?

  反正这里也没他阿耶的墓,杜如晦葬在万年县南六十里呢,才不稀罕陪葬皇陵。

  献陵令、丞、录事等人,率陵户于南门接驾,四名主辇赶紧抬上了小玉辇。

  不知道为什么,当了皇帝之后,李世民格外喜欢乘坐人抬的辇,辂车之类的反倒坐得少,除非路程远。

  焚香拜谒的地方,并不是到墓碑前,那是平民百姓的祭法,皇陵都建有专门的祭台。

  三炷高香插起,香烟袅袅,李世民声情并茂,讲述起当年耶娘如何宠爱他,尽显孺慕之情,眼角都隐隐湿润了。

  不涉及权力争端的话,李渊与窦氏当初还真是宠李世民的,要不然他哪来信心与长兄争锋?

  李渊宠李世民,还真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的箭法闻名于世,但你得知道,李渊的箭法也是相当好的。

  《旧唐书》记载,李渊求娶窦氏时,窦氏是以门上两孔雀,让众多求婚的青年才俊射孔雀眼睛,中者才愿意嫁,独有李渊射中两眼。

  所以,李渊对李世民的欣赏,类似李世民称赞李恪“类己”。

  絮絮叨叨地走完了流程,献陵令趋步启奏:“陛下,三原县父老,得知陛下驾临,仰慕天颜,又恐惊了圣驾,遴选了十名百姓,在南门外候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