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7章 坊学二公子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事没那么繁忙了,范铮自然而然腾出时间关怀一下家人。

  掐指一算,大郎范百里已经十三岁,换个不太靠谱的地方,没准都当阿耶了。

  难怪年头时分,偶见防閤洗晒的小犊鼻裈里,红色占了大头。

  哎呀,这个阿耶当得有些不太称职。

  二郎范鸣谦,已然七岁,在范铮的疏忽中,已经在坊学里厮混了一年有余。

  就这一点来说,范铮还真亏心。

  好在范鸣谦根本不计较这些,未曾入学就经常溜去坊学玩的他,早视坊学为自家的游乐场。

  再说,范鸣谦只笃信一点,有兄长,谁也不能欺负了他!

  纯洁善良的范鸣谦当然想不到,在坊学里,根本没有人敢给他嘴脸看,否则不待山长、先生出手教训,一直当背景板的防閤自会让人知道什么叫世道险恶。

  别以为娃儿小就不会做坏事,有一些恶魔,无论多小都能干出令人发指的恶行。

  想想“性本善”,真是太以偏概全了。

  坐在坊学新生班中,范鸣谦严肃地挺直身子,板正面容,努力听着先生讲解。

  不管能不能听懂,姿态范鸣谦是做到端正了。

  以他的出身,以及儒林郎的官身,哪怕一字不识,成年之后,只要范铮还没有获罪倒台,一个流官实职是少不了的。

  可以这么说,范鸣谦的起点,大约是诸多同窗一辈子追求的终点。

  所以说啊,投胎就是一门技术活,范鸣谦从出生到现在,都过得称心如意,从来没见识过世道险恶。

  蒋乾负责开蒙,讲着隋朝陆法言编撰的《切韵》,辅着《苍颉篇》、《急就篇》,教娃儿们认字,着急了悬纸挥毫,讲述每一个字的笔划顺序。

  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虽是为人推崇的音训字典,但《切韵》才是正经的官韵啊!

  只要娃儿未来还盼着吃一碗官饭,让你lǜ你就得lǜ,让你lù你就得lù。

  就算书上说了日头从西边出,普通人也顶多能说一句:好像没那么正西,是西南吧?

  范铮站在教室门口默默看了一阵,觉得蒋乾的容貌虽不雅,肚里还是有几分墨水的。

  至少在范铮当年,先生可没这么教过,只是一本一本地照本宣科。

  几本综合在一起讲,讲解的难度是增加了,可对娃儿来说,认字的速度也加快了。

  那一手楷书,颇有欧阳询风骨,便是郦正义也得道一声佩服。

  坊学每两年一次的招生,基本控制在五十名以内,大致能漏一两个名额到青龙坊、立政坊。

  即便读书不要钱,过了开始那一百五十三人皆为官吏的时段,坊民就会权衡读书到底值不值。

  时间成本,或许是最大的顾虑。

  不能为官吏,为账房先生也不错,可第一批学生的现状,让坊民的期望值拉得太高,心理落差是难免的。

  这也怪不得谁,范铮没错,坊民也没错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