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五章 皇商之道_逆世红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起徐大爷和大少爷在牢里的情形,俞掌柜拭去眼角的泪,禀道:"老夫人,大理寺探望不便。我还是正月间去过一回。牢房潮湿,大爷的腿本就有些不好,如今时常疼痛。他时常忧心家里,担心大夫人和孩子们会过的不好。怕他担心,我还未给大爷回禀大夫人去世的消息。大少爷比较年轻些,身子骨好,只是精神上有些萎靡。

  徐老夫人心里知道,在牢中过的定然不好。但亲耳听到俞掌柜说起,仍然揪心不已。徐婉真怕她劳心,忙开口道:"祖母您放心,我们已经到了。会尽快找机会去见阿爹和阿哥。

  徐老夫人定了定心神,问道:"当日是何情形?你且慢慢说来。"虽然事情的经过,早已在书信往来中讲清楚,但详情仍需当面口述。

  俞掌柜拱手答道:"此事还要从给宫**应布料说起。

  庆隆五年,仲夏。

  皇商的竞争,一向是最激烈的。宫中会在每年年初,确定本年供应的商家,且一个品类只由一家供货。供应炭的只供应炭火,供应蔬菜水果的又是另一家。这样,若是水果出现问题,找那家就行,避免互相推诿的情况。

  给皇宫**货,其实利润极薄。光是每年拿下皇商资格,就要花费不少的银子上下打点。宫中的贵人何其多,哪一家皇商背后都有贵人说话,就看哪位贵人说的话最管用。

  而对货品,不光是检查严格,宫中的侍卫太监常常需要银钱打点,否则就会以不合格为由,要商家缴纳罚银。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商家要是舍不得这几个银子,后患无穷。贵人也不会为这点小事开口,断了宫中侍从的财路。

  若是供给宫中的货品,出现什么问题,轻则罚银,重则砍头。因此,皇商们无论谁中了当年的资格,都会有默契,供给宫中的是最稳妥的货,但不是最好的货。比如说,味道最好但容易腐烂的水果,一年只产几两的顶级茶叶,需要五个绣娘一年才能完成几匹的衣料。

  这些顶级的货品,要么品质不稳定,容易出问题。要是皇上吃到了坏果,还想要脑袋不要?要么是产量极少,若是某位嫔妃特别喜欢,皇帝下了旨意,下令上贡五十匹,那到哪里去提供?皇上才不管这些细节问题。

  所以,各家供给宫中的货,味道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稳妥的;衣料不是最漂亮的,但一定是能长年供应的。

  然而利润如此之薄、要求如此严苛,动辄杀头的买卖,仍有人趋之若鹜。其中的原因在于,只要当选了当年的皇商,宫中会赏赐一个"御用通行牌"给商家。商家可凭此,免去商队在路上的所有关卡税收。虽然在赏赐时言明,只免特供宫中的货品。但在实际操作中,等于免去这个商家,这一年中大部分货品的关卡税,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