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盛海梅林,短平快的完美投资!_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泽林扛着打包小包行李回到家,赵丽霞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犒劳自己儿子。

  吃过饭后,苏泽林在客厅和老爹抽了两支烟,喝了会茶,拍了几句马屁,要到两百块零花钱,就一溜烟出门了。

  高考完可以搞事了,老爹老妈应该也不会再多管。

  银行卡里的那笔钱,就是一只母鸡,得好好利用它在未来的两个月多下点蛋。

  这赚钱的路子,归纳起来其实也挺简单。

  倘若是八十年代的话,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开始繁荣,实体经济为王,只要闭着眼倒买倒卖就行,都说造导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就是这个意思。

  那会信息闭塞,别说相邻的两个市了,就算是相邻的两个小县城甚至是镇子,产品的差价都可能很大,利用这个批点货,随便摆个地摊都能赚到盘满钵满。

  苏泽林父母是八十年代末下海的,就靠摆地摊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发家致富。

  还有一个更为暴利,却也极其冷门的行业,那就是收集各类稀罕邮票、旧钱币,比如“庚申猴票”、“大黑拾”、“背绿壹角”,大量收,能收多少是多少。

  尤其是“庚申猴票”,到后世足足升了四十万倍,就问你怕不怕!

  这货哪怕只留到九十年代卖出,一整版80枚的“庚申猴票”都能卖到十万,多几套就直接实现财务自由了。

  到了九十年代,情况稍微有点不一样了。

  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市场,加上一大波下海热,市场上各种初阶生意基本被瓜分得七七八八。

  竞争一大,这会倒买倒卖和摆地摊啥的就没那么容易赚钱了。

  不过这个年代又出现了新的契机,那就是企业的原始股。

  其实,在1988年,深市发展银行的普通股就在深市证券公司挂牌上市买卖,由此开了深圳股市之先河。

  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公众对股票的认识不够,导致深发展在股份制创业时期的工作进展非常困难,让储户配售认股证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当时深市政府为了支持发展发行股票,甚至让党员干部带头买股,给某些单位职员分配任务,这些最早的股民可谓是“被逼赚钱”。

  不过炒股热真正起来还是九十年代,先是深市老五股,再到盛海老八股和发财证,那些嗅觉敏锐的先行者们终于意识到,股票这个新东西原来能让人一夜暴富!

  除了企业原始股,也可以倒腾点小电器,这个也是暴利,如果资金不足的话,去贷就行,这会钱随便贷,请银行的人吃个饭就好。

  至于现在的00年代嘛,众所周知的是炒房热,闭着眼买房就可以了,又或者等到03年买个茅台股,后世升值五百倍,投入四万就成两千万了。

  不过等房产升值或者是茅台的周期都太长了,身为一个重生者,具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