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4章 战争计划_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一方面德国人害怕把英国打疼而导致局势再无可能转圜,于是就有了敦刻尔克。

  希特勒们认为放这二十几万英国人回家也没什么,因为马上可以和谈并和平。

  另一方面也担心在制海权极度劣势的情况下,登陆英国的渡海作战时国防军会遭遇重大损失。

  于是海狮计划就从一个全面入侵计划,变成了戈元帅伦敦轰炸秀。

  希特勒和戈林过高的估计了他们空军的作战能力,轰炸城市的策略本身和日本人轰炸重庆一样是为摧毁战斗意志而不是摧毁对手的工业能力(政治和恐怖作用大于战略意义,HE111也不是B17或者B29很难摧毁对手的工业能力)。

  英国王家空军除了数量优势之外,在任何方面都是强悍而不逊于对手的战争力量,加上英国的上层力量在邱先生的整合下统一了价值观,不存在意见对立和分裂。

  结果英国人挺住了,以炸迫降的策略失败了,和日本人轰炸重庆企图让蒋将军回到谈判桌上的企图一样失败了。

  无论是敦刻尔克时还是敦刻尔克后,他们不谈判。

  于是贯穿整个二战,从西线(空战/战略轰炸/美国参战后的干机大轰炸)到地中海北非从不平静,资源和人力匮乏追求速战永远企图避免两线作战的德国,又一次面临两线作战,缓慢或者剧烈的流血直到帝国崩盘。

  斯特拉特并不认为希特勒做不到的事情,自己能够做到。

  社会主义的德国可能英国反而更加仇视,他们害怕红色更有可能选择跟德国不死不休。

  所以德国想获得二战的胜利,必须彻底登陆和击败英国。

  不正视这个问题强调任何技术困难的代价就是两线作战,而德国两线作战必败。

  真实历史中,德国的战争目标是以击败法国,和英国媾和作为战略目的。

  这一目的因为英国拒绝谈判而失败。

  而德国若想打赢二战,不能心存幻想把胜利寄希望于可以和英国和谈,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好同时击败法国和英国的准备,从心里准备到军备准备。

  没错,同时占领征服英法困难极大,而单纯击败法国则要容易简单的多。

  但是非如此无法击败英国就无法打赢二战。

  因此,登陆不列颠本土击败英国的关键是做好战争准备,把相当多的资源和生产力向渡海作战一定程度合理倾斜,生产更多的水面舰艇和潜艇。

  这只舰队只用来掩护登陆部队,形成局部制海权的,不是用来制造大舰队和英国人决战的。

  尽一切可能的生产更多的运输船和货轮。

  在1940突破阿登森林时,顺手加强一下右翼,把敦刻尔克滩头的远征军全部推平。

  晚点去巴黎就是了,战争方式的革新让法国人必败无疑,晚击败法国一个星期无伤大雅,而把那20多万英国佬留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