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孙可望的烦心事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兰州盐场里分发运往全国。

  青盐的运输是水陆并进、成本一点不比有水运便利的淮盐高。陆路是通过陕甘公路拉到陕西、四川,或者是运到缺盐的草原上。水陆就厉害了,运盐人装满盐坐着新式的羊皮筏子就往下漂流。漂到壶口瀑布上游,才会下船转陆路。

  以前这种漂流的危险系数相当大、这几年稍微有点降低。原因是橡胶的大量使用,让新式羊皮筏子在牢靠方面有了提高。当然了这玩意还是有点太危险,随时都会翻船。

  尽管风险很大,但架不住速度快啊!靠着自然水流,几天功夫就可以从兰州漂到陕北和晋西。

  现如今陕货已从之前的小品类市场冲击,演变成了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冲击。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各个领域都有陕货的影子。之前江南人还发起过一段时间的抵制陕货运动,但后来只能作罢。他们的优势太明显了,简直是防不胜防。

  打败不了对手,就和它做朋友。江南人很快反应过来,开始将目光转向了长安和延安两府生产的机械上。他们发现只要购买这些机械、自己做出来的产品一点不比陕货差。

  于是江南新式纺织工坊、新的成衣厂、新的制鞋厂越来越多,他们仿佛重新活过来一样。

  与陕西河南相比,江南有江南的优势。人力、市场、原料都有优势,所以只要生产工艺跟上了,分分钟迎头赶上。

  有些陕货产品还是无法被替代的,比如火油,机械产品。而且在工业生产上,陕西的优势挺明显。蒸汽机这一两年的应用范围是越来越广泛,也是越来越成熟。

  一些大点的工坊都买了蒸汽机当牵引动力,来带动传输带。还有用来锻造、提水,供风。随着技术的成熟,它的使用前景会越来越广泛。

  蒸汽动力就是陕西制造的最大优势,谁让这里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哪。以目前的蒸汽机效率,其它不产煤的地方使用,还真有点接受不了这高昂的成本。

  时代已经处于即将大变革的前奏,普通老百姓的感觉还不是太明显,只是隐约的觉得,这几年好像一些日用品的种类在变多,供应量也在增加,并且价格一直在往下降。

  商人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们明显的感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饱受冲击。就比如同样是开工坊生产产品,人家陕西人开厂子做产品就比南方容易。借钱有银行,招工有学校,卖货有铁路,官府对工商人士的保护力度也非常大。想想人家的条件、再看看自家的官府,他们就是一肚子气。

  大西贼孙可望做了江南之主后,陕西那边好的没学,官绅一体纳粮倒是学的贼溜。基本上取消了所有针对这一阶层的优惠政策,他们必须要想普通百姓一样缴税纳粮。

  这已经是孙可望够克制的结果,以他的本性,没搞军屯和分田地就已经不错了。

  江南这地方富裕是富裕,可也让孙可望很难受。他招不到人马,没法扩军。当了一年多皇帝,嫡系人马还是少的可怜。以前他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数起招兵旗,就能裹挟一大批参军的百姓。但在这地方,这招一点都不好使,刀架在脖子上,人家也未必跟着你混。再说这是自己最后的地盘,也不能这么干。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