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贺珍攻西安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的人,到厂里倒腾了两三个月就上手了,尽管手艺不怎么被老师傅看的上眼,可也能应付差事不是,最牛逼的是当了两年钳工还拿过一次厂里的创新奖,分厂领导对小李的评价是技术马马虎虎但头脑灵活,别人能搞好的他不一定搞好,但别人搞不定的东西就小李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所以面对目前手下的这帮蠢匠人,李振新总有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你说你们,既然带徒弟速度慢,就不能在技术创新上想点办法啊。一帮人里就不能出一个稍微聪明点的吗?就认一个死理,这样的人想让人钻点空挡走个后门的兴趣都提不起来。

  以前的时候最喜欢和老实人打交道,现在这环境都逼着李振新对老实人反感起来了。

  教育还得从娃娃抓起,现在振川城里的受教育学生都超过千人了,光教师就有五六十人,可是成果并不令人满意,最早的提高班并没有产生让人惊艳的学生,只不过资质稍微好一些而已。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替自己分忧的人啊。

  要说还是历史名人靠谱,自从吴有性先生到来之后,城里医疗上的事李振新就没怎么操心过,人老人家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本来以为医院正式运行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结果没想到和老先生聊了几次自己的想法以后,就很快运转起来了,效果还比李振新想的好。

  吴有性先生对李振新搞大型医院的想法非常支持,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就建立了一套医护分离,分级分科的珍疗体系。同时把消毒,防感染这些李振新所想到的医疗知识迅速的应用到了实际的医疗操作上来。

  老人家的工作热情很高,完全不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头。甚至他还专门和李振新探讨怎么加快医疗人才建设的事宜,他从李振新搞的军官培训那儿获得了灵感,准备做一个以目前医院工作人员为主的医生培训班,好好的带出一帮学生出来。这就是国之瑰宝,只要一有机会就能迅速的发光发热。李振新对老人家的精神感动不已,在内心里默默地承诺一定要帮老先生实现宏愿,为像他这样对国家民族满怀赤诚的人,提供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

  贺珍攻打西安城的战略并没有成功,在西安城下和清军鏖战了十多天后无奈退走。但关中陕南一带的战事并没有结束,清军趁势发起了收复安康,汉中的战役,贺珍所部招架不住,节节败退。李振新根据陕北义军带来的消息判断,陕南汉中的战事清军应该能在年底之前结束。等那一带的战事结束,估计就会回过头来对自己下手了。清军前两次围剿都没占上便宜,尤其是第二次还折损了满人主将,这绝对是忍不了的。所以军队建设的步伐一定不能停,而且装备还得进一步升级。以前特别好使的土火箭筒,估计下次的时候清军也会装备上,毕竟自己已经给陕北的义军卖出去了很多,说不准都流入了贺珍的军队中,所以早晚也会被清军缴获。那玩意儿技术门槛不高,只要有样品就能仿个大差不离。最好的情况也就是清军防止的时间晚一些。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