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章 《南华通讯》_非洲建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章《南华通讯》

  (最近多了很多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他们的汉语拼音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真他么秀!)

  ………………

  1883年2月,安海镇(纳国斯瓦科普蒙德)《南华通讯》编辑部,总编室内坐着的正是欧阳庚。

  去年安海镇教育改革之后,石文远拉着欧阳庚、蔡绍基以及史锦庸三人开了次小会。

  会上石老板给三位同学做了分工,欧阳庚和史锦庸,脱离安海中等学校教员岗位。

  分别担任南华公司文化口专员和工业口专员职务。

  蔡绍基除中等学校教员外,另外兼任南华公司教育口专员。

  《南华通讯》是南华公司的内部刊物,每两周发行一次,属于半月刊。

  这份半月刊发送的对象都是公司内部中高层官员,主要作用分为三个方面:

  1、通报公司内部各个领域内的发展现状,以及后续发展方向;

  2、为下阶段的政策重点吹风,让各级官员都能摸清公司的发展方向;

  3、思想交锋,不同领域的专业意见都可以通过报刊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

  欧阳庚作为文化专员接手这里之前,安海镇管理委员会一直委托叶蓉管理这里。

  她的学识太低,眼界也不够,之前的《南华通讯》更像是一个内部成绩报告会。

  欧阳庚接手之后,他对各个领域的把控更加全面一些。

  在《南华通讯》上面也有了很多的体现。

  接触时间长了后,欧阳庚也慢慢觉察出了石文远的施政风格。

  石文远虽然年轻,但是有着同他的年纪不相称的沉稳。

  他在推行关乎大众福祉的政策时,会先在施政官员中进行吹风,让大家有心理准备。

  若是有人严厉反对,那么石文远就会再行斟酌。

  斟酌过后,确认没有大碍后才会正式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但是对于一些不好的思潮,他的反应十分迅速。

  若是不能快速解决,那么他的风格就会变得凌厉霸道。

  是以下面的官员对于这位主公的脾性摸不准之前,都会先行在《南华通讯》发文试水。

  若是没有遭到严厉回怼或者撤稿,那么一般都没什么大问题。

  欧阳庚觉得这种新形式的“君臣奏对”,应该更加高效一些。

  毕竟西南非洲地域广大,且交通不便。

  这种广而告之的内刊,能够迅速快捷的统一各级官员的思想。

  比通过开大会的效率更高,也更节约交通成本。

  《南华通讯》各大版块有着不同的含义:

  头版头条都是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或者定调的文章。

  一般定调的评论员文章,都是由“百灵鸟”这个署名发布的。

  “百灵鸟”是前任总编叶蓉的笔名,如今她离职了,定调评论员文章仍旧会采用这个署名,主要是为了连贯性。

  另外《南华通讯》上还会发布一些政府大员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