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募兵告示_从赘婿开始拯救大明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朱聿键虽然只是个闲散藩王,从未掌过兵权,也未打过一场硬仗,但我从小学习马术,战场厮杀,哪怕手上功夫不行,也练就了一身虎胆。”

  “现在关乎祖宗社稷,我朱聿键绝不能退,就算背上千古骂名,就算被降罪欺君,我也要放手一搏,誓于南阳府共存亡!”

  朱聿键攥紧双拳,一字一顿的说道。

  没多久,唐王府张贴募兵告示,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皆可参军入伍,每月饷银二两银子,三餐管饱,若战死沙场,一次性抚恤金二十两银子,并配发田产,家属减免三年赋税。

  明朝通货膨胀严重,但二十两银子的抚恤金真的已经很多了,是朝廷规定的最高级指挥官的两倍。

  再说田产,如今已到了明末,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很多老百姓变成了流民,稍微好点的也是给地主家打工。

  累死累活一年,只能混个果腹而已,而且还是在没发生天灾的情况下。

  当然,有些地方天灾远不及兵祸。

  有句话说得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是人间炼狱,百姓甭想过一天好日子。

  所以说,抚恤金加上田产这一项,朱聿键真的是大出血了。

  当然,这也只局限于明朝而已,其实,打仗分田地这种事情,早在秦朝时期便已有了先河。

  商鞅变法之后,给了底层非常明确的上升通道,只要你获得战功,就有爵位,有田产,有地位。

  所以无数底层老百姓舍生忘死,把秦国硬生生变成了战争机器。

  也因如此,秦始皇才能一统六合,四海归一,使得华夏大地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地理定位。

  到了唐朝时,士兵立下战功,也有永业田可拿,这都是给子孙后代谋福利的大好事,哪个将士不舍生忘死啊。

  而明朝实行卫所制,其实也就是府兵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当兵的都是有军籍的。

  你祖上是当兵的,那你这辈子注定是个大头兵,如果运气好,祖上得了军功,那你也可以世袭祖上的官职。

  如今到了晚明,卫所制接近崩坏,所有的田产都到了权贵的手里,哪怕是当兵的,能吃饱的都没几个。

  所以,李自成造反时,打出的口号便是分均田亩。

  唐王作为南阳府的藩王,几辈祖宗在这里辛勤耕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南阳府一半的田地都归唐王府所有。

  祖宗留下来的主产,他愿意拿出来,给将士们分,可见其魄力。

  当然,也确实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再说最后一项,减免三年赋税。

  其实,说了跟没说一样,崇祯八年,赋税都已经收到崇祯十几年了,哪怕是河南,也多收了好几年。

  毕竟,征辽饷的政策推行是万历帝点头,魏忠贤一手操办的,那个时候谁敢不给九千岁面子啊。

  告示一经发出,南阳府瞬间乱成的一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