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节 首相的大计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当隆武三年十月初签定的《中日友好亲善条约》传回徐州城时已是十一月的下旬了。此时看着手中的《中日友好亲善条约》以及朱舜水的奏报史可法和钱谦益两人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本以为使团这次只是为了走私军火的事情前去与倭国交涉。可没想到最后竟会闹出如此大的事端来。不但烧掠了倭人的江户城敲诈了一大笔钱财更逼得德川幕府签下了这城下之约。最让两人胆战心惊的是这次前去倭国的使团只有20艘战舰,登陆江户的人马才3000余人。遥想当年文安之役元军数千艘战舰数十万的人马都栽在了那东瀛小国。相比李海等人在大闹了倭国后仍能全身而退在史可法看来真可以算得上奇迹了。两人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

  但在一番惊讶与自豪之后两人立刻就陷入了沉思。虽然按照朱舜水的说法使团是接受了德川幕府的邀请后才上岸帮助幕府平乱的。可是第二舰队的行动依然充斥着诸多疑点。德川家光的突然暴毙与明军炮轰江户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李海等人在接到幕府邀请后从容不迫的反应上来看更象是先前就有了准备一般。当然最让人生疑的就属这份《中日友好亲善条约》了。条约上的条款详细而又严谨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难道一开始孙露就打算用武力逼迫幕府签定这份条约吗?

  而一旁倚在软榻上闭目养神的孙露一副悠闲冷静的表情无疑清楚的证实了史可法和钱谦益心中的种种猜测。史可法的脸色顿时霜了下来。在他看来朝廷这次除了得到3000万两白银的赔偿金以及一座孤岛的租借权外就再也没得到其他好处了。条约中大部分的条款满足的都是商会和商人们利益。看来这次还真给张慎言说中了孙露真的是在利用海军舰队为自家的商会打开商路。史可法在心中苦笑着想道。好一招先斩后奏啊。若是事先孙露告知一声众人的话,估计无论是自己还是钱谦益甚至是沈犹龙都会竭力阻止这一疯狂而又不成体统的计划。可是现在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没用了。史可法只是担心等幕府恢复元气后是否还会承认这份城下之约。是否会在日后给大明凭添不必要的麻烦和战火。

  与史可法的忿忿不平、忧心忡忡相比钱谦益则显得坦然的多。城也烧了,钱财也抢了,城下之约也签了还能怎样?孙露的做法虽然疯狂但终究是算是一次成功的远征。就算她事先告知了众人,众人又能阻止得了她吗。与其纠缠于大国体统不如想一想如何处理那笔数目庞大的赔偿金。3000万两白银啊!那些银砖都够砌一间房了。怎能让人不心动。不过以倭国这种寡民小国有那么多钱吗?就算是现在大明的国库要想一下子拿出300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