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四节 仗利器中华军破敌 仰武道倭武士尽忠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砰!砰!砰……又是一阵齐射,又是一片伏尸遍地。战场上中华军士兵不断地装弹、举枪、射击。此刻他们手中的枪管已然发热、他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早已为血腥所弥漫。然而对面的倒幕武士却依旧不顾一切地向他们冲杀过来,丝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也不畏惧冰冷嗜杀的枪口。就像倭人崇尚的樱花一般在战场上如火燃烧。

  可无论诗人的赞美有多么动人,都不能改变现实的残酷。当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步枪的齐射下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任谁都不得不承认倭人在手持长刀发起冲锋,面对眼前的长枪毫不畏惧,任身躯在冲锋中被射得千疮百孔的同时,也在摧残着杀戮方的意志。眼前这些中华军并非刚刚入伍的新兵,更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他们也曾像现在这样一批又一批地屠杀朝自己冲来的蒙古骑兵。但那里他们的心情却与此刻有着天壤之别。在中华军绝对的火力优势下,无论是蒙古骑兵,还是从前的满洲八旗在发起过一两次自杀式的冲锋后最终都会选择逃跑。这样一来在无形中就会激发起中华军士兵更为兴奋的杀戮之心。因为杀戮的乐趣本就是看着猎物露出恐惧之色。一方显得越恐惧越怯懦就越能从感官和心理上刺激杀戮一方的杀气。而面对眼前的倭人这般整个大队整个大队的冲锋,又整个大队整个大队的全军覆没,就算是最冷血的人恐怕也忍不住会头皮一阵发麻。

  不过倒幕军自杀式冲锋虽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中华军士兵们地心理。却并没有影响到中华军上下的士气。杀气固然可以从杀戮的快乐中得到,同样也能由对死亡的恐惧而生。对于眼前的中华军士兵来说这种恐惧是双层地。一层是来源于对面倭人那疯狂得让人无法理解的武士道。另一层则是出于对军法的畏惧。须知中国地军队历来就缺少宗教激励机制,也缺少尚武的传统。虽说孙露自起兵以来就十分重视培养士兵的荣誉感。在军队讲军史,讲传统,抓思想。不过比起欧洲人那深入骨髓的宗教狂热。倭人那把忠勇和杀人艺术奉为信仰的武士道传统。中华朝花二十年重拾的尚武精神实在是单薄了些。更何况汉族地尚武精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优越感。因此历史上强盛的王朝都不缺乏尚武扩张的思想。可一但遭遇挫折失败,甚至丧失优越感,原先地尚武精神顿时就被自暴自弃所取代,直到整个民族陷入存亡危机时,尚武的血性才会在保家卫国的口号下再次被唤醒。

  当然这种以本民族生死为赌注的唤醒方式,自然是中华女皇与中华朝地军方绝对不想尝试的。为了弥补这些缺陷,中华朝的军方制定了一系列近乎残酷的严厉军法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