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九节 更内阁中华起风云 会重臣跛书生明志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话说一番言语之间,黄宗羲不知不觉地就陪女皇下完了一盘棋。仔细一清点却是一盘和棋。面对这样的结果,无论是孙露,还是黄宗羲都觉得有些遗憾。不同的是,孙露想着的是那盘棋,而黄宗羲在意的则是先前与女皇的那番对话。其实他觉得自己今天这盘棋是输了,而且输得还挺惨。一盘棋的输赢可能只在方寸之间。但朝堂上搏弈却是牵一发动全身,每走一步都容不得有半点儿的差池。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次虽只是内阁首相的换任,但对而今的中华朝来说,其对朝堂,对官场,对士林的影响程度丝毫不亚于皇位更替。因此就算是首相变替在实质上仅发生复兴党的内部,中华朝的官僚体系还是会止不住的暗潮汹涌起来。

  事实上,随着陈邦彦的任气逐渐临近,内阁之中的一系列更替工作亦在弘武十年的年末拉开了序幕。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当然就是冒辟疆等一系列少壮派官员被陆续调回京师的现象。这些个年轻官僚虽分属复兴、东林两个不同党派,但他们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即受本党影响较小,政绩优异,且多为江南人士。而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些新贵们同黄宗羲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不过即将接任首相一职的黄宗羲显然并不只满足于这些调动。他需要一场更为彻底,更为广泛的大换

  血。以为吏治直接决定了日后他的一系列新政方案的顺利施行。黄宗羲必须得要在新内阁中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才行。然而陈邦彦毕竟是复兴党的元老级人物。他手下的那些个门生亲信也无一例外的出身复兴。黄宗羲想要换血势必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阻力。一是来自于复兴党的内部,二是可能就此得罪岭南一系的财阀。为此黄宗羲之前一直都没敢太过张扬。不过这一切均在弘武九年的那个初冬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杨绍清的突然死亡,不仅震动了整个中华大地,同样也让岭南财阀内部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说其微妙却也不算复杂。总结起来无外乎就两个宇“利益”。

  须知杨绍清的死让原本依附皇室而壮大的杨氏一系在一夜之间就丧失了顶梁柱。虽说杨氏一族没了贤亲王还可以依靠两位皇子,可两位皇子现在毕竟还年幼得很,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不能给目前的杨氏家族带来多大支持。在弱肉强食的商界之中有一方势弱,就必然会有一方强盛。杨氏一族在岭南财阀中的地位很快就迎来了强劲的挑战者。这一挑战者不是别人,正是杨氏的姻亲、香江商会的另一个元老陈家。

  拥有镇海公陈家明坐镇的陈家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从影响力来说都比杨家高出了一筹。加之其又是杨家的女婿,并从杨开泰手中接任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