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杨家大少爷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一语道出了天中宝地的钟灵与神奇。马背上的杨绍清细细的回味着前些日子游历天中山的情景。仍被这天下最小的名山所倾倒。

  “大少爷,翻过这山前面有个墩堡。不如大家就在那过一夜吧。”一旁的管家杨忠打断了杨绍清的神游。

  “啊,就由您决定吧,忠叔。”一下子被拉回现实的杨绍清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杨绍清,字祖润,广东新安人。他的父亲杨开泰是当地有名的乡绅。这次是他第一次出来做生意。说实话杨绍清对做生意并不感兴趣。他所热爱的是这些山川名胜。最大的愿望就是游遍天下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不过他的志向在他父亲看来是没出息的表现。虽然前年中了贡生。但他父亲还是果断的决定让自己的儿子选择经商之路。在他父亲看来在现在这个乱世做官不如经商。

  看着身边心不在焉的大少爷,管家忠叔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他看来小时候的大少爷是那么的聪明可爱。可是现在的大少爷却变得难以理解。原本这次买卖结束后从官道转海路直接回广东。但是大少爷偏偏要去游览什么名胜古迹。于是忠叔只好让杨福带着货物先回广东。而自己则带着几个家丁和书童陪着大少爷战战兢兢的游历了大半个河南。要知道现在的世道乱的很,到处是叛贼和土匪。幸好现在到了安徽地界了,前面又有重兵把守的墩堡。想到再过几日就能到阜阳了忠叔安心了不少。

  一行人终于在晌午时分到达了坐落在官道旁的这座墩堡。这条官道并不是什么交通要道平时很少有人经过。但是今天这里却热闹的很。不大的墩堡周围围坐着不少人。这些人衣衫蓝缕、蓬头垢面。一看就知道是河南来的难民。今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这些情景杨绍清这一路上已经见过许多了。但面对眼前的情景他仍然感到一阵心酸。正当他要让管家忠叔给这些难民施舍些钱粮时。从寨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只见几个难民正和守门的官兵争执。于是便下马带着忠叔和书童杨安上去看个究竟。

  “滚开!你们这些刁民!到别处去!”一个守门的兵丁拿着长矛驱赶着门口的难民。

  “凭什么赶我们走。我们只是待在外面又没影响你们。”一个穿蓝布衣裳的蓝衣女孩不服气的辩驳道。

  “呀,你这小妞。军爷是你们我们这么叫的吗!凭什么赶你们。就凭军爷我高兴!”另一个军官盛气凌人的说道。

  “难道你就高人一等吗你还有没有王法!”

  “王法?老子就是王法。军爷我倒觉得你们像是暴民。不会是和闯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