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3章 行走的教科书_重返2000从文抄开始一夜成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将升入大二,系里还特意给宁夏准备了一次测试。

  有这场测试,也是因为几次模拟法庭活动,和模拟竞赛中,一个大一的学生,在一群学长学姐中一鸣惊人。

  要不是想着刷点履历,按照宁夏的性子,这样的活动根本不会参加,但谁要她想留校当老师呢。

  宁夏在中午系就有跳级的先例,所以系里商量了下,打算测试下宁夏现在的知识量。

  虽然法学系都是大部头,但此时宁夏也学完了大一全部课程,大二的书也已经看了一大半。

  大一的课程在暑假时就看了小半,开学后也一直都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法学系,不然按照这大部头的数量,宁夏几个月的时间一人最多完成一年级一半课程。

  宁夏也不得不承认,和法学在一起比,中文系真的很简单。

  系主任也第一次见识到过目不忘到底是有多妖孽,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来学法律,学什么中文系。

  大一的课程只要你能问出来,宁夏绝对能答出来,各种案例也是如数家珍,根本不带磕巴。

  更变态的是,每个问题她能给你具体到哪本书哪一页。

  更是被教授用行走的教科书来称赞宁夏。

  虽然法律在于实践,但眼前这位可还是个大一没上几个月的孩子,该讲的道理要讲,但一个个心里还是认可的。

  不管是专业内容还是课外关于法律的书籍,宁夏几乎都是张口就来。

  让监考的老师都怀疑宁夏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看书的路上,不然时间根本就不够用。

  想要试试宁夏到底看了多少书,问题慢慢从大一延伸到了大二的课程,

  没看过或者还在看的书,宁夏也不会装会,没看过就是没看过。

  后面兴起,还和宁夏模拟了一场小型辩论会,虽然对面是自己的老师,宁夏却一点不怵,上辈子的工作阅历让宁夏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心志坚定。

  也更能很快找到辩论突破点,让对方不好招架。

  听的一旁几位教授都一副看戏的表情。

  最后结果很容易猜到,宁夏在法律上的经验和看过的案例太少。

  冯红青此时像朋友间聊天般问了宁夏一句:“为什么学法律?”

  宁夏想了一下,还是打算实话实说:“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

  “自己公司可以用到。”

  “你打算大学毕业创业?”

  “我怎么听说你想留校当老师?”

  宁夏笑着看向系主任冯红青:“但这并不冲突不是吗。”

  宁夏没有回答上个问题,自己也没有说以后开公司可以用,自己这也不算是骗人。

  其他几人都笑了,在座的几位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公司产业。

  这确实不冲突。

  “以后真的留校,想教什么?”

  这能不能留校还是个未知数呢,:“我服从安排,教什么都无所谓。”

  “那你要先拿到博士学位才行。”宁夏想要年纪轻轻就评上教授职称,学历就要拿得出手,

  这话也算是给宁夏指了条路。

  而且他们也知道中文系给了宁夏一个硕博连读的名额。

  “我正在努力。”

  “但是会不会因为我毕业后年纪太小学校不要我?”

  这也是宁夏担心的一个问题。

  案例上不会,但谁能说得准。

  按照她现在的学习跳级速度,硕博连读五年,宁夏自信最多两年就能完成。

  今年二十一,二十二岁本科毕业,博士毕业也就是二十四岁。

  有的学习上学晚可能都和自己差不多大吧。

  听见宁夏这个问题都笑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