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7章 各地形势,白氏改制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将他强行带了回来,也将是行尸走肉。

  而且他还不算是家主,他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只要他不做家族有害的事,就随他去吧,他早晚会看清王莽的面目,他是深陷其中,当不得我们旁观者清。”

  “是。”

  虽然白室知道了白贯放任的态度,但是他还是决定要写一封信,将家中的分析告诉他,想让他自己醒悟。

  既然关中的新政成功了,那白国国内的与汉朝相同的顽疾也可以治愈了。

  经过两百年的发展,白国除了太行山中的自留地,其余的地方与汉朝没什么两样,最多是基层官吏更加清廉,能力更加强。

  因为他们距离朝歌太近了,而且白国对这些官吏的俸禄也十分高,除了正常的俸禄外,白国还会将当地的财政拿出百分之一作为当地官吏的奖励,按照官阶梯次分配。

  其余的,自留百分之五十九用作发展,上交白国百分之四十。

  而地方财政上缴朝歌后,白国会拿出当年财政的百分之五作为中央官吏的奖励,又会拿出百分之五,作为与白氏共进退的五大氏族苏、全、原、黑、王的分红。

  因为在白国,从周朝,就没有封土的惯例,立了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升职,一个是自己拿走丰厚的奖赏,包括但不限于房子、马车、铜钱、布匹等等。

  而早在白国初立时,开国之君光信公就与五大氏族立下契约,不分封他们,而是拿出国家财政的百分之五,作为五大氏族忠心跟着白氏的奖励。

  因此白氏与五大氏族是同进退,真正的与国同休,只要是为白国好的,五大氏族没有不同意的,只有国家收入高了,自己家族的收入就高了。

  再加上有些子弟在外当官吏,又有收入供奉给族中,所以五大氏族才能够维持如此多的子弟和族学。

  而白国的财政商税超过农税,重视农事,主要是重视粮食产量,防止外国卡脖子。

  但是因为大族的惯性,虽然白国经商之风盛行,但是两百年下来,还是有许多豪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平民沦为了豪强的佃农或者县城的市民。

  如今关中给白国打了个样,白国只需要照着执行便好。

  白贯以白公之名,下达了国田令,收缴全国所有田地归国家所有,任何人不得交易土地,以前的私人田地,全部都由白国按照市场价收购。

  然后白贯再派白室为量田使带队给全国拥有农籍的百姓分田,比例按照关中那样,不过男女同比例,都是一顷。

  如果只是用钱收购田地,还是有人会不满意,但是白贯又给他们了其他优惠,如可以放低限制,让他们跟随白氏商号经商,或者是推荐他们的子弟进入白国国内比较好的学堂,以及任职官吏的优惠。

  白国本就经商之风盛行,这些豪强有了钱,立即就投入到了以白氏商号为主的白国商会中,跟随着白氏商号开始经商。

  所以收缴田地和分田的政策实行的很是顺利。

  接下来,就是整顿官场、彻查腐败了,在与五大氏族族长通了气后,才回到家,还没有喝口水的白室又被白贯任命为巡查使,带人整顿官场和军队,将那些混日子的和贪官,该踢出去的踢出去,该下狱的下狱。

  一时间,白国风气一清,一扫百年的暮气。

  而白国中央军的五千人又重新招募了起来,开始了恢复性训练,因为白贯感觉,乱世要来了。白氏能否在这场乱世中生存下来,还要打一个问号。

  长安,御史府

  正在值班的白宣看着家中的来信,不禁感到叹息。

  王莽的一些改变自己又何尝不知呢?无非是好大喜功了一些,松懈了一些,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是他为了天下人的观念没有变,只要王莽一日没有放弃新政,那么不管王莽变成什么样,他都会跟随。

  不仅是为了王莽对待他的友情,更是为了新政,在白宣的眼中,只要新政成功,天下一定就会大变,而且是变得更加好。这是他对于自己一手提出来的政策的自信。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