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0章 中正制选贤任能,至关中大赏降臣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0章中正制选贤任能,至关中大赏降臣

  这则制度,是由刘备与太傅白艺、尚书令陈群、吏曹尚书诸葛诞以及尚书台中数十名官员一统研究出来的,其中陈群出力最大。

  而前尚书令陈宫,由于年老如今已经致官,在侯爵府养病。

  其实原先并没有中正府,只有大小中正官,由中央收集人才表,然后直接交由吏曹选任,但是最后在白艺的提点下,刘备才设置了中正府,以制约大小中正官的权利。

  刘备任命白艺以太傅兼任中正令,其余大小中正官,都逐渐开始配齐,中正府也渐渐运行了起来。

  关于中正官的权责范围,以及对一个人的品评过程。

  中正官只能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都归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也就是说全国有多少个州就有多少个大中正,有多少个郡,就有多少个小中正。

  刘备一路过褒斜道、金牛道,进入蜀中,一路直抵成都城下。

  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包括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都归纳在簿世中,存档于中央和各州郡的中正府中,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故中正府只能评定州世及其以下的世家。

  而对于各州郡家世门楣的评定,中正府沿用了白国公族府对其的评语,以县豪、郡望、州世、国族对其定义。

  刘备满意道:“善哉!”

  刘备规定,全国性的中正评议,三年一次,不仅对当地新的士人进行评定,还需要对往年评定过的士人,重新评定,以防评定不准确。

  又将广陵都督太史慈召回邺都,担任宿卫军的领兵将军,准备随时与刘备出征。

  徐庶恭敬道:“还是为了益州啊,如今诸葛孔明与刘琦率军围困成都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了。

  “徐将军起来吧,此前你身为曹将,各为其主,听令行事,本是将领本职,何罪之有,反倒是如今弃暗投明,不仅无罪,反倒有功。

  只能派张郃与徐晃,领兵五千,与陈到的三千人,一同护佑刘备入蜀。

  徐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只得帮刘备考虑好所有的问题,与风险。

  因此乡品高者做官的起点高,升迁也较快,受人尊重,被人称之为“清官”;乡品卑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低,升迁也慢,受人轻视,被人称之为“浊官”。

  成都守将在城墙上,远远的望见此景,脸色大变,立即跑向刘璋府邸,将其尽数告知。

  中正官得知此人的风评后,会将其作为评语,写在交给中正府的士人表中,往往只有寥寥数语“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才优德浅”、“家风纯正、德才平平”等等。

  刘备站在高车上,身着甲胃,虽然满头银发,但是却给人十分威严的感觉。

  又担心关羽年事已高,又一人在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