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0章 佛道争父子相残,道僧科夏护国寺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存的孔氏谱系上,找到了他的父亲,最终确定,他是寓居白国,仅存的孔氏嫡系。

  但这时候,留在曲阜的孔氏旁支,被武帝扶持,宣称嫡系已经全部遇难了,自己合该为嫡门嫡系,不承认白国找到的孔氏子。

  这场孔门嫡系之争,持续了上百年,甚至后来的经学之争,也涉及到了。

  白氏身为孔子的最大资助者,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在儒家内部有着极大地的话语权。

  而曲阜孔氏,不管怎么说,都是孔子之后,最终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都偃旗息鼓,不了了之。

  不被曲阜孔氏所接纳的嫡系子,只能一直居住在白国,但他们坚定,只有曲阜,那个埋葬了先祖的地方,才是自己的所在。

  所以一直不愿称为白国孔氏,或河内孔氏,而是自称寓居在白国的孔氏子。

  在孔先觐见白枢后,白枢以神州蒙尘,中原大地,甚至于孔子故里,被羯赵占据,然孔子之学问,惠及后世多矣。

  当场下诏,敕封儒门先师孔子,“荡魔宣教先师”。

  同年,白枢决定,置道僧科,专司管理夏国内道士、僧人的度牒,以及各地开办道观、寺庙的资质。

  道僧科为五品职衔,属尚书省左民曹所属,长官为道僧科郎中,副官为道僧科员外郎。

  道僧科下有道录司、僧录司,皆是六品职衔。

  道册司长官为左右正一,各一人;副官为左右阐教,各一人;皆六品。

  僧册司长官为左右善世,各一人;副官为左右演法,各一人;皆六品。

  下诏敕封天师府天师张明理、琉璃寺主持普明、孔氏嫡传孔先,同为大国师,享受同一品待遇。

  并在淇阳西二十里,与共县之间,择址建一护国寺,全称“大夏护国寺庙”,占地约百亩,由白枢亲自题名。

  寺内设中、北、东、西四殿,由三家各自派人主持香火一事,由朝廷出资、建设、维护。

  其中中殿,同时供奉着“降魔护道天尊”、“驱魔宏法佛祖”、“荡魔宣教先师”,三家各自派人供奉、打扫。

  至于东、西、北三殿,各自有所供奉。

  其中北殿归道、西殿归佛、东殿归儒。

  另外,中殿还会在三个巨大塑像之余,供奉夏国的英烈、有谥号的功臣,以供世人瞻仰、祭拜。

  据工匠科、匠作府、度支曹、国相府等有司官员估计,若需建好此庙,所需要的时间将长达数年之久。

  而且后续需要投入的钱财也不在少数,光是材料、人工等,不亚于筑造一座大城。

  同时需要动用超过十万的民力、上万名各种工匠,耗费数十亿钱,将近大夏三年的赋税。

  然白枢认为宣扬文化、教化百姓,奠定一地之文基,是万世之利,是塑造诸夏文明的重要手段,不可短视,因为瞻前顾后而留遗憾于后世。

  念及该地会因为护国寺,会自然形成一座城邑,不如提前建好,便于规划。

  便下令顺带在护国寺不远,建一小城,取名宣化,级别为县级,护国寺属宣化境内,建好后,再选派县令及其官吏若干。

  为了保障护国寺、宣化的顺利竣工,尽力减少其中的贪腐。

  白枢任命太子白锴兼领宣化总管,任命御史中丞鲜于逊为监工,两人各司其职,全权负责建寺、建城一事。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