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大邕危难,民心凝聚_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之危进犯,可见早有预谋。”他冷笑,眸光狠厉,“密报王佑,可以动手了。”

  “是。”

  景安五年七月的大邕,很是不安生。

  北有北夷进犯,南有南楚及诸国骚扰边境;大邕境内,渝州等地大旱后遭地动伤民无数,民生疲惫不堪,黄河沿岸暴雨未停,祸及周边诸州,行宫之中,太后、贵妃久病未愈,更叫人心惶惶。

  内忧外患至此,竟有古朝衰颓之前兆。

  周边各国愈发肆意结盟,欲领兵扰大邕安宁。

  正当这时,大邕却有了前所未有的新转机。

  “禀陛下,晋国公求见!”

  大邕正当危急,好些已然致仕的大臣也在唐昀的允准下纷纷再赴蓬莱殿,为大邕之兴出谋划策。

  最为德高望重的,便是三朝元老太后长兄-晋国公。

  晋国公一见唐昀,便俯身下去,“南面奏报已至,渝州主城虽然房屋损毁颇多,但胜在渝州官员防备得力,地动时及时遣令民众迁移,百姓鲜有伤亡。伤员尚不足周边诸县五分之一!”

  渝州城是渝州经济命脉,更是渝州繁荣的枢纽,人烟阜盛,人口比周边诸县加起来还要多。渝州主城人口还在,灾后恢复便要稍微轻松些。

  如今这讯息传来,算是诸多不幸中的万幸了。

  “自淑妃娘娘领后妃们缩减用度、筹集善款,民间上至王公贵臣,下至小贩商户,皆慷慨解囊,或贡献金银,或捐以米粮干粮,更有爱国志士因感念陛下君恩,携家产赶赴渝州或两河沿岸增援。其中,长白书院师生皆休学以赴灾区,又领天下半数文人效仿。”晋国公执手礼起身,年近花甲的老臣了,头一次这样心潮澎湃而热泪盈眶,老怀安慰得紧,“陛下,我大邕盛极!”

  其他大臣也都无有不百感交集的。

  国难才见君威之深切啊。

  古往今来不是没有王朝遭临这样的大灾大难,可大多都因此民心涣散,国力消逝,像如今大邕百姓这样因念君恩而民心凝聚至此的,罕见至极!

  即便如今的大邕一时难脱险情,可大邕人心之盛,空前而绝后。

  不过小半月,大邕各处民众齐心赶往黄河及渝州诸县,筹集的善款也尽数运至灾区。同一时刻,黄河沿岸雨势渐弱,赶赴滑州等地的官员也和各州官员一起,着手修复堤坝。

  与此同时,整军南侵的北夷人在突破北夷第一道防线后,被引诱深入,于幽州以北被大邕军队尽数击败溃散,不过十日间,北夷由胜转衰慌忙撤军,隋国公世子王佑率军直退北夷军队百余里,于北境之北设立城防。

  大邕颓势渐消,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大国新气象!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