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崔蒙番外(自述)_重生后贵妃娘娘只想当咸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也好,都是一样。

  他们希望我好好活着。

  父亲被追封为雍州刺史,可母亲并不高兴。

  她从前总是盼望着我多待在她身边,可我回来了,她却终日郁郁,再无笑颜。

  叔父叫人备下了属于母亲的棺木,我因此与叔父大吵了一回。

  可我阻止不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

  八岁生辰的前一日,母亲还是抛下了我。

  她说她想父亲了,我哭着质问她怎么舍得下我。

  母亲笑着与我说:父亲同我和旁人都不一样。

  她说等我长大了,会懂她。

  可我不想懂。

  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子,为了一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人活活将自己熬得灯枯油尽。

  我敬爱父亲也想他念他,可我始终不懂母亲为何如此。

  父母亡故后,叔父叔母处理了后事后,便领我出了京城。

  临行那一日,我此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了那位太子殿下。

  他领着端王殿下前来送别。

  如传闻中那般,他亲和而仁厚,我很喜欢他。

  可他也病入膏肓了。

  叔父说,那是毒。

  可他是皇室嫡长子,也还会中毒吗?

  我将满腔的疑问压在心底,看向他身侧的另一位殿下。

  这是位很没存在感的亲王,据说生母出身很低,也不得陛下喜欢,可却养在了皇后娘娘膝下。

  可我想,人生在世,纠结出身还是尊卑都是极可笑的。

  唯有活着。

  只要能活着就好。

  端王康健无虞,我心下没来由地觉得松口气。

  出京后,叔父叔母领我几乎游遍了大邕。

  我站在从前午夜梦回渴盼过许多次的山川之上,却没有想象中那般高兴。

  走得越远,越觉得人生荒芜又无趣。

  兜兜转转许多年后,老院长病逝,叔父和叔母被召回了雍州,而我还在外。

  旁人说我是游历,可我说,那是流浪。

  心不知何处般随风浪迹。

  又过了两年,我十五。

  彼时我在两河,雍州传来消息,叔母又一次落胎。

  我意识到我不能再无所顾及地游走下去。

  我又回了雍州,回了长白书院,同叔父编纂整理了《大邕名川考录》,据说我因此声名远扬,书院里的人对我这个年仅十五六的夫子也终于正视起来。

  可越靠近京城,我便越发看不惯许多东西。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也不论老少尊卑。

  他们赞我年少才高、见识广阔。我便斥他们整日只知看书见名,不花心思看看山下人间。

  起初他们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可时日久了,他们反倒爱听我骂。

  有时我与叔父辩论时,他们还来凑凑热闹。

  一群俗人。

  可我到底还是留下来了,没再离开。

  后来的几年间,大邕发生了许多大事。

  太子殿下病逝,一直以来默默无名的端王殿下力压诸王做了新储君。

  在众人乃至陛下都不看好的时候,新太子心系黎民不顾己身亲下两河整治水灾,大邕民心头一次齐聚,因着此,邻邦诸国入京朝贺,据说京中大宴摆了数日。

  再后来,恪王因累年恶事被罚出京就藩又谋反,宫变的帷幕起又落,恪王和乔氏焦氏一族总算消亡。

  短短两三年,新储君就秉雷霆之势而下,肃清这一皇室毒瘤,我对他很是敬仰,也更用心教授学业。

  我想,等他真正登基的时候,大邕会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我的学生们,或许能赶上前所未有的好时候。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