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_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冬梅动作灵巧,快手快脚地把还没动过的粽子热一热,加上盛着零食的六角攒盒,一盘鲜李子,沏了端午茶,用个红漆托盘送到正屋。

  夕阳斜斜打入,屋子被喧染成玫瑰色,纪慕云从托盘中端起一个粉彩官窑蝶恋花盖碗,小心翼翼放到曹延轩面前,“您喝茶。”

  曹延轩嗯一声,端详着盖碗,喝一口。纪慕云不知做什么好,低头解着粽子外面的红绳,揭开粽叶,拿过白瓷碟和汤匙。

  他便吃了半个,“厨房做的,不如家里包的好。”

  她应道“是”,想起珍姐儿下午吩咐丫鬟“把包好的送到外院,给老爷尝尝”,便说“家里包的材料多一些。”

  果然,曹延轩问“你也包了?”

  她点点头,把下午包粽子的事说了,曹延轩听到宝哥儿边包边玩,神色非常和熙,不知怎的,纪慕云忽然想起动辄对大表哥二表哥板着脸说教的姨丈

  吃完一个粽子,曹延轩用湿手巾擦擦手,指一指对面:“坐吧。”

  纪慕云迟疑,曹延轩便笑了:“不必拘束,自己家里,以后时候长着。”

  她便规规矩矩坐在铺着秋香色桌布的四仙桌对面。

  曹延轩见她垂着头,温声问“除了包粽子,平日里,还做些什么?”

  曹延轩一听便明白,“你呢?你拿了什么?”

  “妾身出了一条络子。”做针线需阳光充足,亦费眼睛,很多绣娘人到中年眼睛便废了,只能去义庄度日。纪慕云学丁娘子,用打络子消磨时光,既能送人又能换钱,闭着眼睛都会做了。“打起来很方便的。”

  不问于姨娘,不问七太太不问珍姐儿,来问自己一个新来的?

  关于“练琴”,纪慕云是听说来的:珍姐儿嫌练琴辛苦,亦没什么天赋,上了启蒙课,无论古琴、琵琶还是古筝,练几天便扔到一边,厨艺的话被烫过一次手,便不肯靠近灶台了。七太太心里有数,从不催促珍姐儿,只督着女儿在针线、写字下功夫,加上算账、管家,足够珍姐儿学了。

  她笑的温柔:“无事时做的。若您看得上眼,妾身再做。”

  络子是她平时闺中打的,大多颜色娇嫩,唯一一个宝蓝色的打了个蝴蝶结,下面坠着金色珠子。

  曹延轩便指着一个桃红色的蝙蝠结,“用深些的线,打个这个吧。”纪慕云答应,忙从篮里翻出彩线:“石青色还是靛蓝?”

  开始她有些紧张,面前的人专心听着,并没打断,于是她慢慢放松下来,加上凭本能,希望给对方留个好印象,便说了些课堂上的趣事,听曹延轩问“杜娘子教的可好”便答:

  “前日杜娘子带我们编了放鸭蛋的五彩络子,以端午节为题,让每人做一件小东西,只许课堂上作,不能带回屋里。”纪慕云想起自己年幼上课的时候,“本来端午节放一天假,初六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