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73章:花瓶和十三钗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撰文指出,《十三钗》靠“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来博取观众眼球,进而谋取商业利益,是可耻的行为。

  “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这种大义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误?”

  不难看出,朱XX在文中的话语极为犀利。

  而老谋子则表示,片中“十三钗”更衣和男女主角约翰与玉墨最后的缠绵不是“激情戏”,而是剧情推进和角色发展的需要。“不要往激情戏那个方向去想,它根本就不是那个层面的东西。”

  豆瓣评分,这部据称耗资6亿的大片,看起来口碑不错,但想要靠国内票房收回成本,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看得出来,张一谋的《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想感动观众,但遗憾的是,在145分钟里,能入戏的真的不多。

  也许问题就在于,整个片子的设计感太重了:恰好一群妓女和一群学生同时躲进了一个教堂(妓女、处女、教堂,多么神奇的组合,重口味和小清新荟萃一堂,而且还是教堂);

  又恰好有一个会化妆的洋“入殓师”可以为她们乔装改扮;

  恰好到最后关头妓女和学生的人数只差一个;

  又恰好有个在教堂打杂的小男孩愿意挺身而出男扮女装;

  甚至恰好日本人莫名其妙给了约翰一个“招财猫”作为“慰问品”,所以当那个爱猫的妓女“小蚊子”,最后在上车的时候哭喊退缩时,约翰恰好就能把“招财猫”递到她手里……

  而且,很多情感的转变也显得太突兀:一个唯利是图的“入殓师”在日军要强暴女学生的时候,突然就大义凛然起来;

  本来被女学生瞧不起甚至跟女学生打成一团的妓女,居然集体愿意为女学生赴死。

  当然,并不是歧视妓女,历史上爱国、重情义的妓女也颇有几个,但一个妓女挺身而出或许还能感到有些可信,一群妓女“组团”慷慨赴死就显得有些滑稽了。

  也许,张一谋是想说,战争能洗涤一个人的灵魂,但他把战争的“洗涤剂”作用未免有些夸大了,照此逻辑,多来几场战争,所有的人都成圣人了。

  张一谋显然是想打“人性牌”,所以在这部片里,“二流子”有人性、妓女有人性、汉奸有人性,甚至连日本军官都似乎有几分人性,但“人性泛滥”的结果却是真情贬值。

  片中不可信的地方还有很多,豆蔻看到小伤兵浦生像自己的弟弟而心生怜爱是可能的,但浦生死后她为了给他弹奏一曲,竟然冒死跟香兰跑回翠禧楼取琴弦,而香兰跟着跑出去的理由更是荒唐,竟只是为了取一副耳环,

  张一谋是想表现她们对爱对美的追求,但显得太刻意了,成了骟割了真情的煽情。

  更让人存疑的是,她们是怎么在戒备森严的日军看守中逃出去的?如果她们能逃出,别人就不能?而且我也不相信,就算约翰是“入殓师”,也不可能只会给躺着的人化妆,这不过是床戏的需要罢了。

  而且,让妓女们躺成一排等着化妆,也不过是张一谋为了营造一种视觉效果和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而刻意制造的噱头罢了。

  看得出,张一谋太急功近利了,他恨不得这一部片子里,情色、暴力、人性、爱国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但遗憾的是,他就是忘了真诚,忘了对艺术的真诚,也忘了对历史的真诚。

  ……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