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8章:电影人的良知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娱乐大众的同时能起到某种颂扬、警醒的作用,是每个艺术工作者最难以衡量的;

  《亲爱的》值得这么高的口碑!

  陈可欣是个聪明,一直以来饱受争议。

  从《甜蜜蜜》一片搭着内地人赴港与金融风暴的顺风车,到现在《亲爱的》以拐卖儿童搏尽眼球。他似乎总能抓住时代的痛处,还能数着钞票同时给观众当头一棒。

  不少人在观看本片后评论到,觉得陈可辛“逃避,没有给出态度”、“将沉重话题商业包装”,也有很多声音说,他是个聪明的人,一直知道观众的泪点在哪里,什么题材吃香,市场需要什么。持这样观点的人甚至觉得陈可辛消费了拐卖儿童这个话题,揭了伤疤,赢了票房,却无补于事。

  孟轻舟并不这样看,一部揭露社会严重问题的电影,第一时间关注的,不会是它的艺术高度,而是它的传播广度。商业化意味着更多地考虑观众,那么它无疑更通俗、易懂,易于入口,这代表会有很多人买它的账,这才是这部电影最需要的。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谈及,越多越好。

  让别人正视、重视拐卖儿童问题,才是它最大的使命。

  如何解决问题,本来就不是电影的职责。但提出这个问题,将这个问题拎到公众面前,这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已经是问题改善的第一缕希望了。

  “小博这次有出彩了,要请客啊!”

  黄博正和徐铮交头接耳,应该是在安排酒后的娱乐了,听到宁昊招呼他,抬头就冲服务员招手:“妹子,给咱这桌再来两箱啤酒,算我的!”

  “我说你还要不要脸了,还要不要脸,两箱啤酒,能不能上点档次,你来瓶拉菲会死啊!”

  黄博就着手里的花生米赏了耗子一颗,“片酬我只要了100万,杀青回来哥们就捐给老孟的基金会了,你好意思让我请客?”

  “博哥,你怎么没告诉我们?”丫头捏着一只龙虾,诧异的问黄博;

  黄博面露苦涩,“有啥好说的,尽点心罢了,我拍戏的习惯你们知道,拿到剧本一般我都会自己搜集些人物相关资料,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几乎都是支离破碎,为了找孩子,丢了工作、卖了房子,看到这些,老实讲,心里真不是滋味,多了咱帮不上,捐点钱略表心意吧!”

  见众人都有点感怀,老孟拿着酒杯往桌子上顿了顿,“好啦,都别想太多,我替大家多尽点力吧,蜜蜜,你从基金会里拨2000万,再找人联系打拐办,算我们集资捐款吧!”

  没人觉得意外,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自从孟轻舟成立了基金会后,他这些朋友每年都有捐款,虽然有多有少,但大家也一起做了这么些年;

  9月30日,《大人物》全国上映,让人意外的是,都以为万重山会给出超高的排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