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53章:孟轻舟的气度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意回避了影片的文艺片定位及其黑色电影风格,而是刻意强调“犯罪、爱情”等吸引观众眼球的类型化商业元素,这一策略事实证明是最关键的一点。

  其四,立体整合营销;既有通过报刊、电视栏目等传统媒体的常规宣传,也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营销;既有在线票务网站、APP客户端、名人微博、微信等线上媒体的营销,也有线下落地的实体店营销,甚至还利用热门电视综艺节目(《我是歌手》)进行借势捆绑营销。

  影片的营销成本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几乎与制作成本1:1持平,这样的比例已经与商业大片相近,在艺术电影中是极其罕见的。

  相比而言,《推拿》的营销显得简单而仓促。

  影片发行方“蓝海世纪影业”、“恒大影视”、陕西文投(影视)投资有限公司都是电影投资、发行领域的新军,缺乏营销运作经验,而本片恰恰由片方自主发行,并未延聘专业营销公司。

  由于映前宣传仅有一周时间,主要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形式,主创先后在南京、广州、成都、西安、北京举行多场观影及影迷见面会,这种传统跑场方式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毕竟辐射范围小,且单场见面会影迷的热情常常造成发行方的盲目乐观,出现对市场需求的严重误判。

  其次,营销中对影片的定位相对模糊,主打的仍是文艺片概念,各种访谈也围绕“盲视觉”等艺术专业问题展开,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难以产生观影期待。

  虽然发行方采用了与卢米埃时代院线单线重点合作、长线放映的特殊模式,由于卢米埃院线只有15家影院参与合作,且合作并不具备排他性,影院可自行排片,因此能够发挥的力量相当有限。

  在档期选择与准备上,《推拿》在获奖一周后突击上映,而此前《白日焰火》则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期。有批评者认为《推拿》选择贺岁档(前夕)是个错误,但仔细分析,这或许已经是其最佳选择了,因为影片气氛本就与贺岁档不符,再往后推一周,就要遭遇《太平轮》《匆匆那年》等强片冲击,再无上映可能;

  而2014年贺岁档期将绵延至2015年3月上旬,到时影片已经彻底冷却,再映前途未卜。当然,发行方将获奖片长时间捂住不发、择机再发也并非没有先例,“博纳”成功发行《桃姐》使用的就是这一方法。

  只能说,这只是一场赌博,而结果是,《推拿》没有享受到“趁热打铁”的好处,只是尝到了“仓促上阵”的苦果。

  2014年对于中国文艺片或艺术电影无疑是个高开低走、大起大落的年份。年初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白日焰火》与《推拿》双双荣获大奖,一个月后《白日焰火》上映获得亿元票房,5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