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2章 兵至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滦河东岸再返回西岸,更是一件极为困难之事。在东岸战斗的这么激烈的状况下,别说武纳格脱身返回西岸,便是东岸一只小部队向着西岸逃亡,都有可能造成战局的崩溃。

  因此察哈喇派出人员想把武纳格叫回来的举动,显然是一个徒劳无功的行动。而他同镶黄旗将士之间的扯皮,虽然驱离了大多数蒙古将士围观,但是如布达齐这样的科尔沁部首领,自然是赶不走的。

  随着察哈喇同镶黄旗将士之间陷入了僵持,西岸的蒙古首领们也开始惶惶不安的收拢了自家人马,做好了万一的准备。而滦河东岸的蒙古将士,特别是石桥南面从河面上渡过的增援部队,此时已经发觉了西岸友军的异常,开始频频向河西张望,这只军队的进攻强度顿时下降了不少。

  察哈喇还没想出一个解决眼下问题的方法时,他放出去的哨探突然快马加鞭的跑了回来,这位哨探带回的正是他们最为担心的消息,明军上来了。

  察哈喇还没开口,一直在边上旁观的布达齐已经急忙问道:“明军来了多少?距离多远?以什么兵种为主…”

  这位哨探显然已经失去了勇气,他看到了远远的一队明军骑兵冲过来,就掉头回来了,因此根本没带回多少有用的情报,只是告诉了众人,明军骑兵距离此处大约还有一里。

  这位后金哨探看到的明军骑兵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率领的一只300余人的先锋。

  发觉了后金哨探逃亡之后,吴三桂就勒令停下了队伍,吩咐了几名骑兵上前哨探,又派人回去通知他们已经遇到后金主力后,便在原地休息了起来。

  吴三桂身边伴随的几名亲信家丁,难得成为一次追击者,他们正追击的兴高采烈,听到了将主停下休息的命令之后,不免跑来同他抱怨了几句。

  吴三桂自然不会说,他是畏惧于后金主力就在前面,不敢带着这么少的人马继续冲下去,因此便板起脸训斥了他们一番。这几位家丁碰了一鼻子灰,终于灰溜溜的跑回去照顾自己的坐骑去了。

  他们休息了将近一刻钟,张献忠便带着500骑兵赶了上来,听说前面一里不到便是后金主力,他也立刻下令部下下马喂食马匹,做交战前的准备。

  半刻钟后,何可纲也带着剩下的骑兵赶到了。听完了张献忠和吴三桂的汇报后,他便下令张献忠作为自己的左翼,吴三桂作为自己的右翼,向着前方的后金主力发起进攻。

  在何可纲的部队中,郑芝虎也跃跃欲试的等待着上前作战的命令。他带着上百部下前来勤王时,还是带有几分傲气的。

  他的这些部下都是海上积年老匪,经历过数次海上交战,就连福建水师官兵也是他们的手下败将。

  因此郑芝虎刚开始也并不觉得女真人有多厉害,在他看来明军连续失败,完全是因为明军战力太过薄弱的缘故,就像是被他们打得丢兵溃甲的水师官兵一般。

  不过在见识了几次骑兵作战之后,郑芝虎和他的部下终于对真正的战争有了几分认识,不敢再小瞧边军的战斗力了。

  虽然郑芝虎重新认识了明军的战斗力,但是他对于皇帝始终将他放在身边,不允许他参与战斗,也还是颇有怨言的。在他极力的恳求下,这才捞到了这次作战的机会。

  不过他不是作为骑兵冲锋,而是负责管理两门3斤*炮。吴怀限于地形的限制不能携带真正的火炮,但是滦河西岸这里却有一条宽敞的官道,因此轻便的3斤火炮,倒是勉强能够跟上骑兵的主力。

  作为海盗出身的郑芝虎,对于火炮的使用并不陌生,因此就被崇祯交代了这个任务。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